急性胃炎的主要症状是什么
发布于 2025/06/26 13:43
发布于 2025/06/26 13:43
急性胃炎的主要症状有上腹疼痛、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腹胀嗳气、呕血黑便。急性胃炎是胃黏膜的急性炎症,多由饮食不当、药物刺激或病原体感染引起,需及时干预以防进展为慢性胃炎。
急性胃炎患者常出现中上腹或左上腹持续性隐痛或灼痛,进食后可能加重。疼痛多因胃黏膜充血水肿刺激神经末梢导致,部分患者伴随胃部绞痛。疼痛程度与炎症范围相关,严重者可放射至背部。建议暂时禁食刺激性食物,疼痛剧烈时可热敷缓解。
胃黏膜受刺激后引发保护性呕吐反射,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或黏液,严重时含胆汁。反复呕吐可能导致脱水,需少量多次补充电解质溶液。呕吐后暂时禁食2-4小时,呕吐持续超过24小时或出现咖啡样呕吐物需立即就医。
炎症导致胃蠕动功能紊乱,患者常出现早饱感、厌食。胃酸分泌异常可能引发餐后不适,进一步抑制食欲。建议选择米汤、藕粉等低脂流食,分5-6次少量进食。症状缓解后逐步过渡至软烂面条、蒸蛋等低纤维食物。
胃排空延迟使食物滞留发酵,产生过多气体引发腹胀。患者频繁嗳气或排气,可能伴随肠鸣音亢进。需避免豆类、碳酸饮料等产气食物,餐后适度走动促进胃肠蠕动。持续腹胀需排除肠梗阻等并发症。
胃黏膜糜烂出血时,血液经胃酸作用形成黑色柏油样便。出血量较大时可呕出鲜红或咖啡渣样物。此症状提示黏膜损伤较重,可能发展为溃疡,需立即禁食并就医。紧急处理包括静脉抑酸治疗和内镜检查。
急性胃炎发作期应暂停辛辣、油腻及过冷过热饮食,选择小米粥、山药泥等易消化食物。症状缓解后2周内避免饮酒、浓茶和咖啡。日常注意饮食卫生,规律进餐,避免空腹服用非甾体抗炎药。若出现持续发热、意识模糊或呕血量多,提示可能出现脱水休克或穿孔等严重并发症,须急诊处理。恢复期可适量补充益生菌帮助重建胃肠菌群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