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要做好哪些检查

发布于 2016/03/11 15:43

慢性胃炎发病后我们要做怎样的检查来确认疾病呢,很多朋友都知道患有胃病最常做的检查就是胃镜,相信做过胃镜检查的朋友都知道那滋味是多么的痛苦,那么慢性胃炎是否要做胃镜检查呢,现在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慢性胃炎应做的检查有哪些。

一.胃液分析

测定基础胃液分泌量(BAO)及增大组织胺或五肽胃泌素后测定量大泌酸量(MAO)和高峰泌酸量(PAO)以判断胃泌酸功能,有助于萎缩性胃炎的诊断及指导临床治疗。浅表性胃炎胃酸多正常,广泛而严重的萎缩胃炎胃酸降低,尤以胃体胃炎更为明显。胃窦炎一般正常或有轻度障碍,浅表性如疣状胃炎也可有胃酸增高。

二.血清学检测

慢性萎缩性胃体炎血清胃泌素常中度升高,这是因胃酸缺乏不能抑制G细胞分泌之故。若病变严重,不但胃酸和胃蛋白酶原分泌减少,内因子分泌也减少,因而影响维生素B12也下降。血清PCA常呈阳性(75%以上),慢性胃窦胃炎时血清胃泌素下降,下降程度随G细胞破坏程度而定,血清PCA也有一定的阳性率(约30-40%)。

三.胃肠X线钡餐检查

用气钡双重造影显示胃粘膜细微结构时,萎缩性胃炎可出现胃粘膜皱襞相对平坦、减少,胃窦胃炎X线征表现为胃窦粘膜呈钝锯齿状及胃窦部痉挛,或幽门前段持续性向心性狭窄,粘膜粗乱等。疣状胃炎X线餐特征改变为胃窦部有结节状粗大皱襞,某些皱襞结节的中央有钡斑。

四.胃镜和活组织检查

是诊断慢性胃炎的主要方法。浅表性胃炎常以胃窦部最为明显,多为弥漫性胃粘膜表面粘液增多,有灰白色或黄白色渗出物,病变处粘膜红白相间或花斑状,似麻疹样改变。有时有糜烂,萎缩性胃炎的粘膜多呈苍白或灰白色,亦可呈红白相间,白区凹陷。皱襞变细或平坦,由于粘膜变薄可透见呈紫兰色粘膜下血管,病变可弥漫或主要在胃窦部,如伴有增生性改变者,粘膜表面颗粒状或结节状。

慢性胃炎在诊断过程中通常需要通过以上的这些方法进行确诊,所以胃镜果然是胃病患者不能逃脱的检查过程。慢性胃炎患者通常表现的不是很明显,致使很多患者不是很重视,经常导致病情继续恶化。所以小编希望广大患者能够引起足够的重视,更好的治疗。

专家推荐

延伸阅读

更多精彩回答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