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度贫血有哪些类型

发布于 2016/03/11 15:43

贫血不少人都会出现这种症状,一些不好好吃饭的人群也很容易贫血,那么对于贫血你的认识可能还仅仅局限于贫血的人群都肤色偏白或者偏黄,看起来特别营养不良,实际上贫血是有很多种的,我们一起来认识几个比较严重的贫血种类。

红细胞生成减少性贫血

造血的原料缺乏,造血原料主要包括铁、维生素B12、叶酸、维生素B6及蛋白质;或是造血工厂本身瘫痪、停产了,如骨髓因感染、中毒、放射线破坏,或被其他细胞如肿瘤细胞占据等;还可能是使工厂机器运转的“润滑剂”不足,也就是调节红细胞生成的因素缺乏,如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等。这类贫血中常见的类型有:缺铁性贫血、维生素B12或叶酸缺乏性巨幼红细胞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感染性贫血、铅中毒性贫血以及肿瘤引起的贫血等。

溶血性贫血

系指红细胞破坏加速,而骨髓造血功能代偿不足时发生的一类贫血。如果骨髓能够增加红细胞生成,足以代偿红细胞的生存期缩短,则不会发生贫血,这种状态称为代偿性溶血性疾病。“溶血性贫血”,较少见。正常情况下,红细胞的寿命为120天,每天约有1%衰老红细胞从血中清除,同时又有相应数量的新生红细胞从骨髓释放到血液中,以维持红细胞数目的恒定。当红细胞寿命缩短、破坏增加,此时虽然骨髓造血增强,但尚不足以代偿红细胞的损耗。

失血性贫血

顾名思义,这是由于血液丢失过多引起的贫血,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儿童中急性失血少见,多为慢性隐匿性长时间失血。如胃肠道对牛奶过敏、肠道畸形、肠道钩虫病、产伤(如头颅血肿)、月经过多等可发生失血性贫血。急性失血后贫血是快速大量出血引起的贫血;慢性失血后贫血是由于长期中度出血所致的小细胞性贫血。

这几类贫血都是重度贫血了,这些人群就需要特别注意,除了饮食上补充营养外,可能还需要药物维持。而且有的可能还需要输血。想要避免贫血现象的出现,就需要不挑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营养均衡补给。

专家推荐

延伸阅读

更多精彩回答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