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泌性中耳炎的症状和体征
发布于 2025/06/28 13:40
发布于 2025/06/28 13:40
分泌性中耳炎主要表现为耳闷胀感、听力下降及耳内积液,常见体征包括鼓膜内陷、液平面或气泡。该病可能由咽鼓管功能障碍、上呼吸道感染、过敏反应、腺样体肥大及气压损伤等因素引起,儿童发病率较高。
患者常自觉耳部堵塞感,类似进水后的闷胀不适,按压耳屏或做吞咽动作可能暂时缓解。此症状与中耳腔内负压及积液有关,在乘坐飞机或潜水时可能加重。儿童可能表现为频繁揪耳或烦躁哭闹。
多为传导性听力减退,听声音如隔棉被,常伴自听增强现象。积液导致听骨链振动受阻是主因,儿童可能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或学习能力下降。纯音测听显示低频区气导阈值升高,声导抗检查呈B型曲线。
耳镜检查可见鼓膜失去正常光泽,呈琥珀色或灰蓝色,严重时透过鼓膜可见液平面或气泡。锤骨短突突出,光锥变形或消失。长期病变可能导致鼓膜萎缩或粘连。
中耳腔积聚淡黄色稀薄液体或粘稠胶状物,抽吸可见液体流动。积液成分含炎性细胞及蛋白质,细菌培养通常阴性。病程超过3个月可能发展为粘连性中耳炎。
部分患者伴随耳鸣或轻微耳痛,儿童可能出现平衡障碍或语言发育迟缓。反复发作可能引发鼓室硬化或胆固醇肉芽肿,需警惕并发急性中耳炎可能。
建议保持鼻腔通畅,避免用力擤鼻,可尝试捏鼻鼓气法促进咽鼓管开放。急性期可配合局部热敷,避免接触二手烟等刺激物。若症状持续超过1个月或听力显著下降,需耳鼻喉科就诊行鼓膜穿刺或置管治疗。儿童患者应定期监测听力发育,合并腺样体肥大者可考虑手术切除。
上一篇 : 分泌性中耳炎啥症状都没有
下一篇 : 分泌性中耳炎的主要症状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