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包括

发布于 2025/06/30 11:13

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包括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产道损伤、凝血功能障碍以及子宫内翻。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并发症,需及时识别和处理以避免严重后果。

1、子宫收缩乏力

子宫收缩乏力是产后出血最常见的原因,约占产后出血病例的多数。分娩后子宫肌纤维通过收缩压迫血管达到止血目的,若子宫收缩力不足,血管无法有效闭合导致出血。高危因素包括多胎妊娠、羊水过多、产程延长或急产、多产次等。临床表现为子宫轮廓不清、质地柔软,阴道流血呈持续性暗红色。处理需立即按摩子宫,使用缩宫素类药物促进宫缩,必要时行宫腔填塞或手术干预。

2、胎盘因素

胎盘因素包括胎盘滞留、胎盘植入或胎盘部分残留。胎盘滞留指胎儿娩出后30分钟胎盘未排出,可能因胎盘剥离不全或子宫收缩异常导致。胎盘植入则与子宫内膜损伤有关,分为粘连性、植入性和穿透性三种类型。胎盘残留易引发感染和晚期产后出血。临床表现为胎盘娩出延迟或检查发现胎盘组织缺损,需行人工剥离、清宫术或子宫动脉栓塞治疗。

3、产道损伤

产道损伤涉及会阴、阴道、宫颈等软产道裂伤,多因胎儿过大、急产、手术助产或会阴保护不当引起。严重者可伤及深层血管或延伸至子宫下段。典型表现为胎儿娩出后立即出现鲜红色持续性出血,与宫缩无关。需在充分暴露下逐层检查伤口,彻底止血并分层缝合。宫颈裂伤超过1厘米或累及血管时需手术修复。

4、凝血功能障碍

凝血功能障碍包括妊娠合并血液病如血小板减少症、再生障碍性贫血,或继发于产科并发症如胎盘早剥、重度子痫前期导致的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表现为广泛渗血、注射部位瘀斑、血尿等。需立即输注新鲜冰冻血浆、血小板或凝血因子,同时处理原发病。实验室检查可见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纤维蛋白原降低等异常。

5、子宫内翻

子宫内翻是罕见但危急的产后出血原因,指子宫底部向宫腔凹陷甚至经宫颈翻出。多因不当牵拉脐带或宫底压力所致,常合并严重休克。根据程度分为完全性和不完全性内翻,临床可见阴道脱出球形肿块、剧烈腹痛和出血性休克。需立即手法复位或手术修复,延迟处理可能导致子宫坏死或死亡。

产后出血的预防需从产前开始,加强高危妊娠筛查和管理。分娩过程中规范使用宫缩剂,避免不必要的宫腔操作。产后密切监测出血量、生命体征和子宫收缩情况。建议产妇保持会阴清洁,观察恶露变化,出现异常出血、头晕或心悸等症状时立即就医。均衡饮食补充铁剂和蛋白质,适度活动促进子宫复旧,定期产后复查评估恢复情况。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产后出血专区推荐

专家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