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老年人骨质增生是怎么得的
发布于 2025/05/09 12:19
发布于 2025/05/09 12:19
老年人骨质增生在中医属于“骨痹”范畴,主要与肝肾亏虚、气血不足、外邪侵袭、劳损积累及痰瘀互结有关。
中医认为“肾主骨,肝主筋”,年老肾精亏虚会导致骨髓失养,肝血不足则筋脉失润。肾阳虚衰时寒凝骨骼,肾阴虚时虚火灼骨,均可能引发骨质异常增生。调理需滋补肝肾,常用方剂如左归丸熟地黄、山药、枸杞或右归丸附子、肉桂、杜仲,配合艾灸命门、肾俞等穴位。
长期气血不足使骨骼失去濡养,代谢功能减退,局部形成代偿性增生。表现为关节隐痛、乏力。可选用八珍汤人参、白术、当归或当归补血汤,配合黄芪炖鸡、红枣山药粥等药膳,日常练习八段锦“两手托天理三焦”式改善气血循环。
久居潮湿环境或年老卫气不固,风寒湿邪侵入关节经络,气血凝滞形成骨赘。常见关节冷痛、遇寒加重。治疗需祛风除湿,方选独活寄生汤独活、桑寄生、防风,外用法可用雷火灸熏烤疼痛部位,或苍术、艾叶煎汤泡脚。
长期负重劳动或姿势不当导致局部筋骨磨损,机体为稳定关节产生骨质增生。多见于腰椎、膝关节。建议减少爬楼梯、久蹲等动作,推拿选用滚法、拨筋手法松解粘连,配合川芎、红花等活血药酒外搽。
年老代谢减缓,痰湿与瘀血互结阻滞经络,形成坚硬骨刺。可见关节肿胀畸形、刺痛固定。治法需化痰逐瘀,方用身痛逐瘀汤桃仁、红花、没药,食疗推荐山楂陈皮茶、黑木耳炒洋葱,刮痧可选取膀胱经排瘀。
日常需注意钙质与胶原蛋白补充,适量食用牛骨汤、黑芝麻糊;避免久坐久站,选择太极“云手”或五禽戏“熊晃”动作锻炼关节稳定性;冬季佩戴护膝护腰防寒,睡眠时可用粗盐热敷袋温通经络。若出现剧烈疼痛、活动受限需及时就医排除骨折或神经压迫。
上一篇 : 经常睡觉打呼噜易患糖尿病吗?做到这几点可以预防呼噜
下一篇 :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