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发性间质性肺炎和特发性肺纤维化
发布于 2025/05/25 07:26
发布于 2025/05/25 07:26
特发性间质性肺炎是一组病因未明的弥漫性肺疾病,特发性肺纤维化是其最常见且预后最差的亚型,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与肺功能下降。两者可能由遗传易感性、环境暴露、异常修复机制、自身免疫反应、氧化应激等因素引起,诊断需结合高分辨率CT与病理检查。
约20%患者存在家族聚集性,MUC5B基因启动子多态性是最强遗传风险因素。TERT、TERC等端粒酶相关基因突变可加速肺泡上皮细胞衰老,促进纤维化进程。这类患者往往发病年龄较早,可能伴随肝肺综合征等肺外表现。
长期接触金属粉尘铜/钢、木材粉尘或有机溶剂苯可诱发肺泡上皮损伤。吸烟者患病风险增加2-3倍,烟草烟雾中的活性氧物质会持续激活成纤维细胞。农业环境中霉变干草释放的嗜热放线菌也可能参与发病。
反复微损伤导致Ⅱ型肺泡上皮细胞异常增殖,分泌TGF-β等促纤维化因子。肌成纤维细胞灶持续活化,过度沉积Ⅰ型胶原蛋白形成蜂巢样改变。这种修复失衡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持续激活密切相关。
部分患者血清中可检出抗核抗体或类风湿因子,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CD4+/CD8+T细胞比例倒置。异常活化的Th17细胞通过IL-17A促进炎症反应,而调节性T细胞功能缺陷导致免疫耐受破坏。
线粒体功能障碍导致活性氧堆积,激活NLRP3炎症小体引发细胞焦亡。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等抗氧化酶活性降低,无法中和自由基对DNA的损伤。这种状态会加速肺上皮细胞凋亡,形成纤维化前微环境。
患者需严格戒烟并避免二手烟,使用空气净化器减少PM2.5暴露。每周3次30分钟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可改善心肺耐力,但需监测血氧饱和度。饮食应增加ω-3脂肪酸深海鱼、亚麻籽摄入以抗炎,补充维生素D3每天800IU调节免疫。居家进行腹式呼吸训练与缩唇呼吸,睡眠时抬高床头30度缓解夜间呼吸困难。每3个月复查肺功能与6分钟步行试验,急性加重时需立即住院接受氧疗与抗感染治疗。
上一篇 : 间质性肺炎与特发性肺纤维化的区别
下一篇 : 特发性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是什么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