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病
发布于 2025/06/07 15:02
发布于 2025/06/07 15:02
糖尿病可能由胰岛素分泌不足、胰岛素抵抗、遗传因素、肥胖及不良生活方式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药物治疗、饮食控制、运动干预、血糖监测及并发症管理等方式综合干预。
胰腺β细胞功能受损导致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是1型糖尿病的主要病因。自身免疫反应可能破坏胰岛细胞,常见于青少年发病,需终身依赖外源性胰岛素治疗。典型表现为多饮、多尿、体重下降,急性并发症如酮症酸中毒风险较高。
2型糖尿病患者普遍存在胰岛素敏感性下降,肝脏、肌肉等组织对胰岛素反应减弱。这种病理状态与脂肪细胞过度分泌炎症因子相关,常见于腹型肥胖人群。早期可通过改善生活方式逆转,后期多需联合降糖药物。
糖尿病具有家族聚集性,特定基因变异如TCF7L2可能增加患病风险。1型糖尿病与HLA基因关联密切,2型糖尿病涉及多基因遗传背景。有家族史者应定期监测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
内脏脂肪堆积会释放游离脂肪酸和脂毒性物质,干扰胰岛素信号传导。体重指数超过28的人群糖尿病风险增加3倍,尤其腰围超标男性≥90cm,女性≥85cm提示内脏脂肪超标,需通过减重5%-10%改善代谢。
长期高糖高脂饮食、缺乏运动、睡眠不足等会加重代谢负担。精制碳水化合物摄入过多导致餐后血糖剧烈波动,久坐不动使肌肉葡萄糖摄取减少,持续压力状态则通过皮质醇升高促进糖异生。
糖尿病患者需建立个性化饮食方案,每日主食控制在200-300克生重,优选低升糖指数食物如燕麦、糙米。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配合抗阻训练,避免空腹运动引发低血糖。定期监测足部皮肤状况,每年完成眼底检查和尿微量白蛋白筛查。血糖控制目标应个体化,多数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建议维持在7%以下。
上一篇 : 糖尿病夜尿多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下一篇 : 糖尿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