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痢疾是一种什么炎症呢

发布于 2025/06/19 06:04

细菌性痢疾是由志贺菌属引起的肠道感染性炎症,主要表现为结肠黏膜的化脓性溃疡性病变。典型症状包括发热、腹痛、里急后重及黏液脓血便,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

1、病原体特征:

志贺菌属革兰阴性杆菌是主要致病菌,分为痢疾志贺菌、福氏志贺菌、鲍氏志贺菌和宋内志贺菌四群。其中痢疾志贺菌毒力最强,可产生志贺毒素,导致肠黏膜上皮细胞坏死和溃疡形成。细菌通过侵袭肠黏膜及释放内毒素引发炎症反应。

2、病理改变:

病变主要累及乙状结肠和直肠,初期表现为肠黏膜充血水肿,继而形成多发性浅表溃疡。显微镜下可见中性粒细胞浸润、隐窝脓肿及杯状细胞减少。重症者可出现肠壁全层炎症,但穿孔罕见。

3、典型症状:

急性期表现为突发高热39-40℃、阵发性左下腹痛、排便次数增多每日10-30次,粪便量少且含黏液脓血。特征性里急后重感由直肠炎症刺激引起。儿童可能出现高热惊厥,部分患者伴有恶心呕吐。

4、诊断方法:

粪便常规检查可见大量脓细胞和红细胞,粪便培养是确诊金标准。核酸检测可快速识别志贺菌特异性基因序列。血常规显示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升高,严重脱水者可能出现电解质紊乱。

3、治疗原则:

轻症患者可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首选喹诺酮类抗生素如环丙沙星。中重度患者需静脉补液纠正水电解质失衡,根据药敏结果选用三代头孢菌素。中毒型痢疾需糖皮质激素联合血管活性药物抢救。

疾病流行期间需加强食品卫生管理,饭前便后规范洗手。恢复期选择低渣饮食如米汤、藕粉,避免牛奶等产气食物。慢性带菌者需定期复查粪便培养,从事餐饮工作者应暂时调离岗位。疫区儿童可接种痢疾活疫苗进行预防。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痢疾专区推荐

专家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