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耐量检查是什么
发布于 2025/06/27 07:15
发布于 2025/06/27 07:15
糖耐量检查是一种用于评估人体对葡萄糖代谢能力的医学检测方法,主要用于诊断糖尿病、糖耐量受损等糖代谢异常疾病。检查方式主要有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两种。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是临床最常用的糖耐量检查方法。检查前需空腹8小时以上,先抽取空腹静脉血检测血糖值,随后饮用含75克无水葡萄糖的溶液,分别在饮用后30分钟、60分钟、120分钟抽取静脉血检测血糖水平。该试验能模拟进食后血糖变化过程,帮助判断胰岛β细胞功能是否正常。检查过程中可能出现恶心、头晕等不适,但通常可自行缓解。
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适用于胃肠吸收功能异常者。通过静脉注射50%葡萄糖溶液,在注射前及注射后不同时间点采血检测血糖值。该方法能排除肠道吸收因素干扰,直接评估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能力,但操作相对复杂且可能引起静脉炎等并发症,临床使用频率较低。
妊娠24-28周孕妇需进行妊娠期糖耐量筛查,采用75克葡萄糖两小时法。空腹血糖超过5.1mmol/L或1小时血糖超过10.0mmol/L或2小时血糖超过8.5mmol/L可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该检查对预防巨大儿、新生儿低血糖等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儿童糖耐量试验使用葡萄糖剂量按体重计算,通常为1.75克/公斤。检查前需排除发热、感染等应激状态。结果判读标准与成人不同,空腹血糖超过6.1mmol/L或2小时血糖超过7.8mmol/L提示糖代谢异常。家长需注意儿童检查期间避免剧烈运动。
现代医学常将糖耐量检查与糖化血红蛋白检测联合应用。糖化血红蛋白反映近3个月平均血糖水平,与糖耐量试验的动态血糖监测形成互补。两者结合可提高糖尿病前期诊断准确性,但糖化血红蛋白不能替代糖耐量检查。
进行糖耐量检查前3天应保持正常饮食,避免刻意节食或暴饮暴食。检查当天早晨禁止吸烟、饮用咖啡等刺激性物质。检查过程中保持静坐状态,剧烈活动会影响结果准确性。若确诊糖代谢异常,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饮食结构,控制每日碳水化合物摄入量,适当增加全谷物、蔬菜等低升糖指数食物,配合规律有氧运动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定期监测血糖变化,必要时使用二甲双胍片、阿卡波糖片等药物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