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型糖尿病是什么

发布于 2025/06/27 07:19

一型糖尿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由于胰岛β细胞被破坏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一型糖尿病主要有遗传因素、自身免疫反应、病毒感染、环境因素、其他内分泌疾病等原因引起。

1、遗传因素

一型糖尿病与特定基因密切相关,尤其是HLA-DR3和HLA-DR4等基因型携带者发病概率较高。这类患者通常有家族史,可能伴随多饮、多尿、体重下降等症状。治疗需终身依赖胰岛素替代,如门冬胰岛素注射液、赖脯胰岛素注射液等,同时需定期监测血糖。

2、自身免疫反应

免疫系统错误攻击胰岛β细胞是核心发病机制,患者体内可检测到胰岛细胞抗体或谷氨酸脱羧酶抗体。典型表现为起病急骤的酮症酸中毒,需紧急使用胰岛素治疗,如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长期管理需结合免疫调节和血糖监测。

3、病毒感染

柯萨奇病毒、风疹病毒等感染可能触发胰岛细胞损伤,儿童及青少年多见。症状包括突然出现的口渴、乏力,需立即开始胰岛素治疗如精蛋白锌重组人胰岛素混合注射液,并预防感染复发。

4、环境因素

早期接触牛奶蛋白、维生素D缺乏等环境因素可能增加风险。这类患者常伴有生长发育迟缓,需使用胰岛素类似物如地特胰岛素注射液控制血糖,同时调整膳食结构。

5、其他内分泌疾病

自身免疫性多内分泌腺病综合征等疾病可能合并一型糖尿病,表现为多种激素缺乏。除胰岛素治疗外,还需针对原发病使用药物如醋酸泼尼松片,并定期评估腺体功能。

一型糖尿病患者需建立规律作息,每日定时监测血糖并记录数据。饮食应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分餐制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运动前后需调整胰岛素剂量,避免低血糖发生。定期复查糖化血红蛋白和并发症筛查,随身携带急救卡和含糖食品。家长需协助儿童患者掌握注射技术,关注其心理状态并及时疏导。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内分泌科专区推荐

专家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