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力衰竭药物治疗方法

发布于 2025/06/28 16:16

急性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方法主要有利尿剂、血管扩张剂、正性肌力药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等。急性心力衰竭是心脏泵血功能急剧下降导致的临床综合征,需紧急干预以缓解症状并改善预后。

1、利尿剂

呋塞米注射液、托拉塞米片等利尿剂可快速减轻肺淤血和体循环淤血。这类药物通过抑制肾小管对钠的重吸收,增加水分排出,降低心脏前负荷。使用后需监测电解质平衡,避免低钾血症或血容量不足。急性发作时通常静脉给药以迅速起效。

2、血管扩张剂

硝酸甘油注射液、硝普钠等可扩张静脉和动脉血管,分别减轻心脏前后负荷。硝酸甘油主要扩张静脉系统,减少回心血量;硝普钠对动静脉均有扩张作用,适用于血压较高的患者。使用时需密切监测血压,防止过度降压。

3、正性肌力药物

多巴酚丁胺注射液、米力农注射液等能增强心肌收缩力,适用于低心输出量状态。多巴酚丁胺通过激动β1受体提高心肌收缩力,米力农通过抑制磷酸二酯酶增加细胞内环磷酸腺苷浓度。长期使用可能增加心肌耗氧和心律失常风险。

4、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卡托普利片、依那普利片等可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减轻心脏后负荷并延缓心室重构。这类药物需从小剂量开始,避免首剂低血压,禁用于双侧肾动脉狭窄患者。用药期间需监测肾功能和血钾水平。

5、β受体阻滞剂

美托洛尔缓释片、卡维地洛片等在急性期稳定后使用,通过阻断过度激活的交感神经系统改善预后。需在血流动力学稳定后小剂量起始,逐渐加量。禁用于急性失代偿伴低血压或严重心动过缓患者。

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应严格限制钠盐摄入,每日控制在2克以内,避免过量饮水加重心脏负担。保持半卧位休息可减轻呼吸困难,监测体重变化有助于判断液体潴留情况。出院后需遵医嘱规范用药,定期复查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避免感染、劳累等诱发因素。若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或下肢水肿加重,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小儿内科专区推荐

专家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