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力衰竭急救措施主要有保持患者半卧位、立即拨打急救电话、给予吸氧、限制液体摄入、使用急救药物等。急性心力衰竭是心脏泵血功能急剧下降导致的危急情况,需要立即采取干预措施。
1、保持半卧位
让患者采取半卧位,双腿下垂,有助于减少回心血量,减轻心脏负担。避免平卧位导致肺淤血加重。同时解开患者领口、腰带等紧身衣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密切观察患者意识状态和呼吸频率,防止病情恶化。
2、立即呼救
第一时间拨打急救电话,准确描述患者症状和所在位置。在等待救护车期间不要擅自移动患者,除非环境存在安全隐患。向急救人员提供患者既往心脏病史、用药情况等重要信息,便于后续针对性治疗。
3、给予吸氧
有条件时应立即给予高流量吸氧,氧流量控制在6-8L/min。使用鼻导管或面罩给氧,维持血氧饱和度在90%以上。对于严重呼吸困难者,可考虑无创正压通气。吸氧能改善组织缺氧,减轻心脏负荷。
4、限制液体
严格限制患者液体摄入,24小时入量控制在1500ml以内。避免进食过多流质食物,禁止静脉输液。监测尿量和体重变化,必要时可使用利尿剂帮助排出体内多余水分,减轻心脏前负荷。
5、使用药物
在医生指导下可使用硝酸甘油片舌下含服扩张血管,或使用呋塞米注射液利尿。吗啡可缓解焦虑和呼吸困难,但需注意呼吸抑制等副作用。所有药物使用必须严格遵医嘱,不可自行调整剂量。
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出院后需长期规范服药,定期复查心功能。日常应低盐饮食,控制饮水量,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监测体重变化,如短期内增加超过2公斤应及时就医。戒烟限酒,保证充足睡眠,预防呼吸道感染等诱发因素。家属应学习基本急救知识,家中常备急救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