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尿失禁有什么危害
发布于 2025/07/10 11:54
发布于 2025/07/10 11:54
老年人尿失禁可能引发皮肤感染、泌尿系统炎症、跌倒骨折、心理障碍及社交回避等危害。尿失禁通常由盆底肌松弛、前列腺增生、神经系统病变、糖尿病并发症或药物副作用等因素引起,需根据具体病因采取针对性治疗。
长期尿液刺激会阴部皮肤可能导致皮炎、湿疹或压疮,潮湿环境易滋生细菌真菌。需每日用温水清洁并保持干燥,严重时可遵医嘱使用莫匹罗星软膏、硝酸咪康唑乳膏等外用药物。合并糖尿病者需加强血糖监测。
尿潴留或残余尿增加易诱发膀胱炎、肾盂肾炎,表现为尿频尿急伴发热。可能与前列腺增生或神经源性膀胱有关,需进行尿常规及超声检查。可遵医嘱服用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分散片等抗生素,同时配合间歇导尿。
夜间频繁如厕或急迫性尿失禁易导致跌倒,尤其骨质疏松老年人可能出现髋部骨折。建议移除居家障碍物,安装夜灯及马桶扶手。存在逼尿肌过度活动者可遵医嘱使用索利那新片、米拉贝隆缓释片改善症状。
长期尿失禁易引发焦虑抑郁,表现为回避社交、睡眠障碍。可能与卒中后遗症或阿尔茨海默病相关,需评估认知功能。行为疗法联合帕罗西汀片等抗抑郁药物可能有效,家属应避免责备并协助记录排尿日记。
因担心异味或漏尿,患者可能拒绝外出活动,加速身体机能衰退。建议使用吸水护理垫,进行盆底肌训练改善控尿能力。合并压力性尿失禁者可考虑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等手术治疗。
老年人尿失禁日常需控制饮水量,避免咖啡因及酒精摄入,每2-3小时定时排尿。家属应协助记录排尿情况,选择透气性好的棉质内衣。存在糖尿病或心脑血管疾病者需定期复查,合并认知障碍时建议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膀胱功能康复训练。症状持续加重需及时就诊泌尿外科或老年病科。
上一篇 : 老年人尿失禁挂什么科
下一篇 : 急性膀胱炎挂什么科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