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牙颌畸形可通过佩戴矫治器、正颌手术、功能矫形治疗、牙齿修复、口腔肌肉训练等方式治疗。先天性牙颌畸形通常由遗传因素、胚胎发育异常、不良口腔习惯、外伤、疾病等因素引起。
1、佩戴矫治器
固定矫治器或隐形矫治器可矫正牙齿排列不齐、咬合异常等问题。固定矫治器通过金属托槽和弓丝施加持续力移动牙齿,适用于中重度畸形。隐形矫治器采用透明牙套逐步调整牙齿位置,美观性更佳但需患者配合度高。矫治过程中可能出现牙齿酸胀、口腔黏膜刺激等不适,需定期复诊调整。
2、正颌手术
针对严重骨性畸形如上颌前突、下颌后缩等,需联合正颌手术与正畸治疗。手术通过截骨调整颌骨位置,改善面部轮廓与咬合功能。术前需进行影像学评估和模型分析,术后可能出现肿胀、出血、感染等并发症,需配合颌间固定和康复训练。
3、功能矫形治疗
适用于生长发育期儿童,通过肌功能训练器纠正不良口腔习惯如口呼吸、吐舌等。功能性矫治器可引导颌骨正常发育,改善上下颌骨关系。治疗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配合舌体定位训练、唇肌训练等辅助手段。
4、牙齿修复
对于伴发牙体缺损或缺失的病例,可采用全瓷冠、贴面或种植牙修复。修复体需与正畸治疗同步设计,恢复牙齿形态和咀嚼功能。修复后需避免咬硬物,定期检查修复体边缘密合度及咬合关系。
5、口腔肌肉训练
通过吹奏乐器、吹气球等增强唇肌力量,使用舌挡板纠正舌位异常。训练可改善口腔周围肌肉平衡,防止畸形复发。建议每日训练多次,持续至生长发育结束,家长需监督儿童规范完成训练动作。
先天性牙颌畸形患者应保持口腔清洁,使用含氟牙膏和牙线预防龋齿。避免咬指甲、单侧咀嚼等不良习惯,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儿童患者需保证充足钙质和维生素D摄入,促进颌骨发育。正畸期间选择软质食物,避免黏性糖果和碳酸饮料。治疗后需长期佩戴保持器,定期复查防止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