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胆脂瘤手术后耳朵流脓可能是正常术后反应,也可能与感染、术腔未完全愈合等因素有关。中耳胆脂瘤是鳞状上皮在中耳异常堆积形成的囊性结构,手术是主要治疗方式。
术后早期少量淡黄色渗液或轻微流脓属于正常现象。手术创面愈合过程中,局部组织会分泌炎性渗出物,通常持续1-2周逐渐减少。这类分泌物无明显异味,不伴随剧烈疼痛或发热,可通过医生指导的局部消毒和换药处理。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等抗菌药物可预防感染,保持耳道干燥有助于恢复。
若流脓量多、呈黄绿色、有恶臭或持续超过3周,需警惕术后感染或胆脂瘤残留。这种情况常伴随耳痛加重、听力下降、头晕等症状,可能与术中病灶清除不彻底、术后护理不当或抵抗力下降有关。需及时就医进行耳内镜检查和分泌物培养,必要时行影像学评估。医生可能调整抗生素方案,如口服头孢克洛分散片,严重者需二次手术清理。
术后应避免用力擤鼻、游泳或耳道进水,按医嘱定期复查清理术腔。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如鱼肉、西蓝花等,促进黏膜修复。出现持续流脓、发热或眩晕等异常情况时,家长需立即带患儿就医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