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智齿可能引发术后感染、邻牙损伤、干槽症、神经损伤及出血肿胀等风险。智齿拔除术是口腔外科常见操作,但需严格评估适应症并选择专业医疗机构。
1、术后感染
拔牙创口可能因口腔细菌侵入引发感染,表现为创面红肿、脓性分泌物或持续疼痛。糖尿病患者或免疫力低下人群感染概率较高。术后需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胶囊、甲硝唑片等抗生素,配合复方氯己定含漱液保持口腔清洁。过早刷牙漱口或进食辛辣食物可能加重感染风险。
2、邻牙损伤
阻生智齿与第二磨牙关系密切时,术中器械操作可能造成邻牙牙体裂纹、充填物脱落或牙周膜损伤。术前影像学评估可降低该风险,如发生损伤需及时进行牙体修复或根管治疗。使用高速涡轮手机去骨时,冷却不充分可能导致邻牙牙髓热损伤。
3、干槽症
拔牙后血凝块脱落导致的骨创暴露,多发于下颌智齿拔除后3-5天,表现为剧烈放射性疼痛和腐臭味。吸烟、口服避孕药及创伤过大是主要诱因。治疗需清创后填入碘仿纱条,配合双氯芬酸钠缓释片镇痛,必要时使用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局部封闭。
4、神经损伤
下颌智齿根尖邻近下牙槽神经管时,可能引发暂时性或永久性下唇麻木。CBCT检查可精确定位神经管走向,采用超声骨刀分牙可降低损伤概率。多数神经损伤可在3-6个月自行恢复,严重者需营养神经药物如甲钴胺片辅助治疗。
5、出血肿胀
术后24小时内渗血属正常现象,但持续出血可能需重新缝合或使用吸收性明胶海绵止血。面部肿胀高峰出现在术后48小时,冰敷配合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可减轻炎症反应。高血压患者术前应控制血压,避免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等抗凝药物。
拔智齿后24小时内避免刷牙漱口,选择温凉流质饮食如牛奶、米汤,用对侧牙齿咀嚼。术后3天可开始含漱生理盐水,1周内禁止剧烈运动和吸烟饮酒。若出现发热、剧烈疼痛或出血不止,应立即复诊。定期口腔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智齿异常,减少复杂拔牙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