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手足口病反复发作需采取综合防控措施,主要包括保持个人卫生、加强环境消毒、避免接触传染源、增强免疫力及接种疫苗。
1.个人卫生
勤洗手是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尤其在饭前便后、接触公共物品后需用肥皂和流动水彻底清洁。儿童指甲应定期修剪,避免抓破疱疹导致继发感染。家庭成员应避免共用毛巾、餐具等个人物品,患儿衣物需单独清洗并用沸水浸泡消毒。
2.环境消毒
患儿接触过的玩具、门把手、桌面等高频接触表面需每日用含氯消毒剂擦拭。地面和卫生间可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拖洗,保持室内通风换气。幼儿园等集体机构发现病例后,应对活动区域进行终末消毒并暂停使用患儿接触过的教具。
3.隔离防护
患儿在发热和疱疹未结痂期间应居家隔离,避免与其他儿童接触。看护人员处理患儿分泌物后需立即洗手更换衣物。流行季节尽量减少带儿童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外出时可佩戴医用外科口罩。
4.免疫增强
保证充足睡眠和均衡饮食有助于维持免疫功能,可适当增加富含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的食物如鸡蛋、西蓝花等。6月龄以上儿童可接种EV71灭活疫苗,该疫苗能有效预防由肠道病毒71型引起的重症手足口病。
5.症状监测
家长需每日检查儿童口腔、手足部位是否出现新疱疹,监测体温变化。若出现持续高热、肢体抖动或呼吸急促等重症表现,应立即就医。恢复期儿童仍可能携带病毒,建议症状消失后继续隔离观察1周。
手足口病流行季节应特别注意儿童集体机构的晨检制度,发现疑似病例及时隔离。患儿康复后仍可能感染其他型别肠道病毒,需持续做好预防措施。日常可准备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备用,但需注意其对EV71病毒效果有限,不能替代流水洗手。家长应学习识别重症早期表现,避免延误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