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炎伤口可通过局部清洁消毒、药物外敷、加压包扎等方式处理。静脉炎通常由静脉输液刺激、血管内膜损伤、血液高凝状态等因素引起,表现为局部红肿、疼痛、条索状硬结等症状。
1、局部清洁消毒
使用生理盐水或碘伏溶液清洗伤口及周围皮肤,每日重复进行2-3次。清洁时动作需轻柔,避免摩擦损伤发炎区域。对于合并渗液或化脓的伤口,可先用无菌棉球蘸取溶液湿敷5分钟再清理。清洁后保持创面干燥,无须覆盖敷料。
2、药物外敷
遵医嘱使用多磺酸粘多糖乳膏外涂可促进炎症吸收,每日薄涂于患处2次。合并感染时可外用莫匹罗星软膏抑制细菌繁殖。中药金黄散调成糊状外敷有助于消肿止痛,每次敷贴不超过4小时。外敷药物前需确认无过敏反应。
3、加压包扎
采用弹力绷带自远端向近端螺旋式包扎,压力以能插入一指为宜。包扎范围需超过病变血管上下各10厘米,每日持续8-10小时。合并溃疡时先覆盖无菌纱布再包扎。避免包扎过紧导致血液循环障碍,如出现肢体麻木需立即松解。
静脉炎患者应避免患肢下垂或受压,睡眠时垫高肢体促进静脉回流。限制辛辣刺激饮食,增加西蓝花、猕猴桃等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摄入。急性期过后可逐步进行握拳、踝泵等低强度运动,但需避免突然用力或剧烈活动。若出现发热、脓性分泌物等感染征象,或症状持续加重超过3天未缓解,应及时就医进行抗感染或抗凝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