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后需注意观察接种部位反应、避免剧烈运动、保持饮食清淡、监测体温变化、及时就医处理异常反应。
1、观察接种部位
接种后24小时内需观察注射部位是否出现红肿、硬结或疼痛。轻微红肿属正常免疫反应,可用清洁毛巾冷敷缓解。若出现直径超过3厘米的硬结、持续渗液或化脓,可能提示局部感染,应避免抓挠并及时就医。儿童接种后家长需注意防止其触碰注射部位。
2、避免剧烈活动
接种后48小时内应限制跑跳等剧烈运动,学龄儿童需暂停体育课。剧烈活动可能加重疫苗反应或导致接种部位肌肉酸痛。建议进行散步等轻度活动,婴幼儿接种后避免长时间哭闹导致体力消耗。
3、调整饮食结构
接种后3天内宜选择易消化的清淡饮食,如米粥、面条等主食配合蒸煮蔬菜。避免食用海鲜、辛辣刺激食物及既往过敏食物。母乳喂养婴儿应继续按需哺乳,配方奶喂养者无须更换奶粉品牌。
4、监测体温变化
接种后1-3天可能出现37.5-38.5℃低热,属常见疫苗反应。家长需每4小时测量体温,发热时可物理降温并补充水分。若体温超过38.5℃持续12小时以上,或伴随嗜睡、抽搐等症状,需立即就医排除其他感染。
5、识别异常反应
严重过敏反应多发生在接种后30分钟内,表现为呼吸困难、面部肿胀等,需立即就医。迟发性反应如持续高热、肢体无力、皮疹扩散等可能提示疫苗相关并发症,应及时至儿科或感染科就诊。接种后1个月内如接触脊髓灰质炎患者需主动告知接种史。
接种后应保持充足睡眠,婴幼儿可适当增加午休时间。注意居室通风但避免直吹冷风,接种当日不建议洗澡以防受凉。记录接种时间与批号,完成全程免疫程序前避免前往疫区。若出现食欲减退可少量多餐,补充维生素C丰富的水果如苹果、橙子等。疫苗接种后1周内避免使用免疫抑制剂类药物,定期随访体检评估免疫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