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米巴痢疾可通过粪便检查、血清学检查、结肠镜检查、影像学检查、分子生物学检查等方式确诊。阿米巴痢疾是由溶组织内阿米巴原虫感染导致的肠道传染病,典型症状包括腹泻、腹痛、黏液血便等,需结合临床表现与实验室结果综合判断。
1、粪便检查
粪便直接涂片镜检是诊断阿米巴痢疾的首选方法。通过生理盐水涂片可观察到活动的滋养体,碘液染色能识别包囊形态。典型表现为暗红色果酱样便,显微镜下可见红细胞、夏科-雷登结晶及吞噬红细胞的阿米巴滋养体。需在排便后30分钟内送检以提高检出率,重复进行可提升阳性概率。
2、血清学检查
采用间接血凝试验或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抗阿米巴抗体。感染后7-10天可检出IgG抗体,阳性率较高,适用于慢性或肠外阿米巴病诊断。但抗体可能持续存在,需结合其他检查区分现症感染与既往感染。急性期与恢复期双份血清抗体滴度升高有助于确诊。
3、结肠镜检查
内镜下可见盲肠、升结肠黏膜散在溃疡,溃疡边缘隆起呈火山口状,基底覆盖黄白色坏死物。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可发现阿米巴滋养体,同时能排除炎症性肠病等鉴别诊断。检查前需做好肠道准备,操作中避免穿孔风险,尤其对重症患者需谨慎评估。
4、影像学检查
腹部超声或CT可用于评估并发症,如阿米巴肝脓肿表现为肝右叶单发低密度灶,增强扫描呈环形强化。胸部X线可发现膈肌抬高、胸腔积液等间接征象。影像学虽不能直接确诊阿米巴感染,但对肠穿孔、腹膜炎等急腹症有重要评估价值。
5、分子生物学检查
采用PCR技术检测粪便或脓液中的溶组织内阿米巴DNA,特异性强且灵敏度高,能区分致病性溶组织内阿米巴与非致病性迪斯帕内阿米巴。适用于常规检查阴性但高度怀疑的病例,或流行病学调查,但成本较高且对实验室条件要求严格。
确诊阿米巴痢疾后需严格遵医嘱使用甲硝唑片、替硝唑胶囊等抗阿米巴药物,避免进食生冷刺激食物以防加重腹泻。患者排泄物应使用含氯消毒剂处理,接触者需进行便检筛查。恢复期注意补充电解质与营养,定期复查粪便直至连续3次阴性。出现持续发热、剧烈腹痛或血便加重时须立即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