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味发面王引发网友投诉,馒头遭遇“不发危机”!
发布于 2023/12/14 09:59
发布于 2023/12/14 09:59
超市货架上那些标榜“健康”的粗粮食品,可能正在悄悄摧毁你的血糖防线!你以为在吃控糖食物,血糖仪上的数字却屡创新高?别急,先看看购物车里有没有这几种“伪粗粮”刺客。
1、全麦面包的甜蜜陷阱
配料表第一位是小麦粉的“全麦面包”,纤维含量可能还不如白面包。真正的全麦面包应该标注“全麦粉≥50%”,口感粗糙才是本色出演。
2、即食燕麦片的隐形糖分
各种水果味、坚果味的即食燕麦片,添加糖分可能高达15-20克/100克。选择纯燕麦片,自己搭配新鲜水果更靠谱。
3、杂粮饼干的脂肪陷阱
为了改善口感,杂粮饼干往往添加大量植物油,热量直追薯片。看营养成分表时,脂肪含量超过15%的就要警惕。
4、玉米脆片的膨化真相
经过高温膨化的玉米片,升糖指数比白米饭还高。号称“非油炸”的工艺,依然改变不了高GI的本质。
1、配料表要会看
真粗粮的配料表前三位必须是全谷物,如全麦粉、燕麦、糙米等。出现“小麦粉”、“精制”字样的要小心。
2、口感骗不了人
真正的粗粮食品口感粗糙,需要充分咀嚼。那些入口即化的“粗粮”产品,很可能经过深度加工。
3、颜色未必可靠
用焦糖色素染色的“黑全麦面包”,和添加麸皮的“伪杂粮馒头”都很常见。不要被深色外表迷惑。
1、优先选择需要烹饪的原始谷物
如糙米、燕麦米、藜麦等,加工环节越少越安全。
2、自己动手最放心
在家用全麦粉蒸馒头、用燕麦煮粥,既能控制添加物,又能保留更多膳食纤维。
3、注意搭配蛋白质
粗粮配合鸡蛋、牛奶或豆制品食用,可以延缓血糖上升速度。
4、控制食用量
即使是真粗粮,过量食用同样会导致血糖波动。每餐主食控制在100-150克为宜。
下次采购时记得带上这份避坑指南!糖尿病管理是个精细活,选对食材就成功了一半。别让那些穿着“健康”外衣的伪粗粮,成为你控糖路上的绊脚石。从今天开始,做个精明的粗粮消费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