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打呼噜睡得香”错了?医生:过了60岁,护肺要尽量做到这4点

发布于 2025/08/22 08:34

夜深人静时,此起彼伏的呼噜声总被认为是“睡得香”的表现。可您知道吗?这看似平常的鼾声,可能是肺部发出的求.救信号。特别是年过六十后,呼吸系统的变化更需要我们格外关注。

一、打呼噜背后的健康隐患

1、气道受阻的警.示

持续性的打鼾往往意味着呼吸道存在阻塞。随着年龄增长,咽喉部肌肉松弛,气道更容易在睡眠时塌陷。这种情况不仅影响睡眠质量,更可能引发血氧饱和度下降。

2、潜在疾病风险

长期严重的打呼噜与多种疾病相关。研究显示,睡眠呼吸暂停患者患高血压的概率是普通人的3倍,中风风险增加4倍。夜间反复缺氧还会加重心脏负担。

二、六十岁后护肺四大要点

1、调整睡姿有讲究

侧卧位能有效减轻舌根后坠。可以在睡衣后背缝个口袋,放入网球防止仰卧。枕头高度以一拳半为宜,过高反而会压迫气道。

2、控制体重很关键

颈部脂肪堆积会加重气道压迫。BMI指数控制在18.5-23.9最为理想。晚餐避免高油高盐,睡前3小时不宜进食。

3、重视鼻腔保养

每天用生理盐水清洗鼻腔。干燥季节使用加湿器保持空气湿度在40%-60%。过敏性鼻炎患者要特别注意规避过敏原。

4、适度运动不可少

游泳、快走等有氧运动能增强呼吸肌力量。建议每周锻炼3-5次,每次30分钟。太极拳的腹式呼吸练习对改善肺功能特别有益。

三、需要警惕的危险信号

1、鼾声突然中断

如果出现鼾声戛然而止,随后大口喘气的现象,这很可能是呼吸暂停的表现。记录每小时发生的次数很重要。

2、白天异常困倦

明明睡够8小时,白天还是哈欠连天,甚至坐着就能睡着。这种过度嗜睡往往是夜间缺氧导致的。

3、晨起头痛口干

睡眠时张口呼吸会导致口腔干燥。频繁的晨起头痛则可能提示二氧化碳潴留。

四、专业干预要及时

当出现上述症状时,建议进行睡眠监测。现代医学有多种改善方案,从口腔矫正器到持续正压通气治疗,都能有效解决问题。关键是要正视这些身体发出的信号,别把异常鼾声当作“睡得香”的证明。

护肺行动要从日常细节做起。戒烟限酒、保持规律作息、注意居室通风,这些看似简单的习惯,都是守护呼吸健康的重要防线。记住,优质的睡眠不该伴随震耳欲聋的鼾声,而是平稳均匀的呼吸韵律。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