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来临,提醒中老年:1不贪、2不做、3不喝、4不碰,别大意了!

发布于 2025/08/24 11:47

处暑时节一到,早晚的风里总算夹带了些许凉意。中老年人的身体就像精密的仪器,节气转换时更需要细心调试。这个时节养生讲究“润燥养阴”,但具体怎么做才能安稳度过“秋老虎”?记住这几个关键点,比吃补药还管用。

一、1不贪:空调温度别太低

室内外温差控制在5℃以内

刚从炎热的外面回家,别急着把空调开到22℃。温差过大会导致血管剧烈收缩,容易诱发心脑血管问题。建议保持26-28℃为宜,既省电又健康。

二、2不做:这些事得悠着点

1、不过早晨练

处暑后晨间露水重,空气中污染物较多。建议把锻炼时间推迟到太阳出来后的8-9点,此时植物完成光合作用,氧气含量更高。

2、不突然剧烈运动

经过整个夏.季的“蛰伏”,突然进行爬山、长跑等剧烈运动容易伤筋动骨。可以从八段锦、太极等柔缓运动开始,逐步增加运动量。

三、3不喝:这些饮品要警惕

1、不喝冰镇饮品

脾胃经过夏.季消耗本就虚弱,再喝冰水雪糕会加重负担。可以常备常温的陈皮山楂水,既解渴又助消化。

2、不喝浓茶

空腹喝浓茶会刺激胃黏膜,其中的鞣酸还会影响铁吸收。建议改喝淡茶,且饭后1小时再饮用。

3、不喝隔夜凉茶

很多人家会煮菊花茶、金银花茶防秋燥,但隔夜凉茶容易滋生细菌。最好现泡现喝,每次煮的量控制在当天能喝完。

四、4不碰:这些习惯要改掉

1、不碰重口味

处暑时节要少吃麻辣火锅、烧烤等燥热食物。烹饪多用蒸煮方式,调味时可以用香菇、虾皮等天然鲜味物质代替部分盐和酱油。

2、不碰剩菜

这个季节食物容易变质,隔夜菜亚硝酸盐含量增高。建议采用“小份多餐”制,每餐饭菜量控制在2小时内能吃完。

3、不碰发物

像羊肉、狗肉等温补类食物要少吃,容易引发燥热。可以多吃鸭肉、银耳、莲藕等滋阴润燥的食材。

4、不碰凉席

虽然白天还热,但处暑后夜间地气开始转凉。建议撤掉凉席,改铺棉质床单,防止夜间着凉。

养生其实就是和身体对话的过程。处暑时节,不妨每天睡前花5分钟按摩足三里和涌泉穴,既能助眠又能增强免疫力。记住这些细节,整个秋天都能过得舒舒服服。毕竟健康这件事,从来都是功夫下在平时最见效。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