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造影的危害包括可能引发过敏反应、造影剂导致肾损伤、血管穿刺相关并发症等。尽管这些风险较少,但仍需引起重视,术前与医生充分沟通、术后注意休息和监测是降低风险的重要措施。
1、过敏反应
心脏造影中常使用碘造影剂,部分人可能对其发生过敏反应,表现为皮疹、瘙痒、呼吸困难甚至严重的过敏性休克。为了降低过敏风险,术前会评估过敏史,对于高风险人群,可能需要使用低过敏性造影剂,或在术前通过抗过敏药物预处理。发现过敏反应需立即停止造影剂注射,并进行快速救治。
2、肾功能损伤
造影剂可能对肾脏产生毒性,特别是对于已有肾功能减退或糖尿病等基础病的人群,更易发生急性肾功能损伤。为了减少风险,术前通常会评估肾功能,必要时补充水分,稀释造影剂并促进排泄。对于高危人群,也可以选择非造影剂的检查替代方案。
3、血管穿刺并发症
心脏造影需要经股动脉或桡动脉穿刺,如果操作不当可能出现血肿、动脉瘤及血管损伤等问题。熟练的操作技术及术后压迫止血能显著降低并发症的风险,因此建议选择经验丰富的医院和术后需避免过度活动,保持穿刺部位的清洁和干燥,以促进伤口愈合。
4、心血管和心律异常
由于导管插入和造影剂注射可能对心脏和血管产生刺激,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心绞痛、心律失常甚至心肌梗死的情况。这种风险虽然少见,但需术中严密监测,术前评估患者是否存在心脏病病史,确保手术安全。
心脏造影虽然可能存在一些潜在危害,但它是诊断和治疗心脏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术前充分了解身体状况并与医生沟通,可以大幅降低大部分风险。如果术后出现任何异常症状,应立即就医,早期干预可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