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保海
副主任医师
潍坊市妇幼保健院
脑膜瘤在CT平扫中的典型表现是颅内高密度或等密度的圆形或椭圆形肿块,通常边界清晰,位于硬脑膜附近,并可能伴有邻近脑组织受压或骨质增生等改变。及时发现和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1、脑膜瘤CT平扫的常见特征
脑膜瘤是一种起源于脑膜的常见良性肿瘤,多见于女性。在CT平扫中,脑膜瘤通常表现为高密度即比脑组织亮、等密度或低密度影像,约70%病例呈现高密度占位。肿块边界清晰,呈圆形或椭圆形,常靠近硬脑膜生长。部分患者可能在肿瘤周围出现低密度水肿带,这是由于肿瘤压迫脑组织引起水肿。脑膜瘤可能伴有骨质变化,如邻近部位出现骨质增生或侵蚀,这也是CT检查中的一个重要特征。
2、脑膜瘤的形成原因
脑膜瘤的确切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但主要与以下因素相关:
遗传因素:部分脑膜瘤患者可能存在遗传易感性,常与神经纤维瘤病NF2基因突变有关。
环境因素:长期接触电离辐射被认为是脑膜瘤发病的一个危险因素。
自身生理因素:女性脑膜瘤发病率高于男性,可能与雌激素、孕激素等性激素水平相关。年龄增长也是重要因素,脑膜瘤在40岁以上人群中更常见。
外伤及感染:颅脑外伤史、慢性感染可能增加脑膜瘤风险。
3、如何治疗脑膜瘤
脑膜瘤的治疗需要根据肿瘤的大小、位置及患者整体健康状况决定。常见治疗方式包括:
手术治疗:对于较大的脑膜瘤,通过手术方式切除肿瘤是首选,例如显微手术或内镜辅助手术,以确保最大限度切除,保护神经功能。
放射治疗:对于部分手术难以完全切除的脑膜瘤或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可选择立体定向放疗如伽玛刀治疗来缩小肿瘤或减缓其生长速度。
药物治疗:目前针对脑膜瘤的特异性药物有限,但某些研究正在探讨靶向药物或激素拮抗剂的潜在作用。
生活管理:术后或未手术患者需定期随访检查,注意合理营养,维持适度活动,避免接触辐射等危险因素。
脑膜瘤尽管大多数为良性,但对脑组织和神经功能有一定影响。如果影像中发现疑似脑膜瘤表现,应尽快咨询神经外科医生并进一步行增强CT或MRI检查以明确肿瘤性质。选择科学的治疗方案可以大幅提高生活质量,建议定期健康体检,关注自身脑部健康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