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长生
副主任医师
浙医二院
小儿咳嗽可通过保持空气湿润、调整饮食、拍背排痰、使用药物、就医检查等方式治疗。小儿咳嗽通常由感冒、过敏、支气管炎、肺炎、异物吸入等原因引起。
1、保持空气湿润:空气干燥会刺激呼吸道,加重咳嗽症状。使用加湿器或在房间放置水盆,保持室内湿度在40%-60%之间,有助于缓解咳嗽。避免使用香水、烟雾等刺激性气味。
2、调整饮食:咳嗽期间应避免食用辛辣、油腻、过甜的食物,以免刺激咽喉。多喝温水,可以适量饮用蜂蜜水或梨水,有助于润喉止咳。注意饮食清淡,多吃富含维生素的水果和蔬菜。
3、拍背排痰:对于有痰的咳嗽,家长可以帮助孩子拍背排痰。让孩子趴在家长腿上,用空心掌从下往上轻轻拍打背部,每次5-10分钟,有助于痰液排出。注意力度适中,避免用力过猛。
4、使用药物:根据咳嗽类型选择合适的药物。干咳可使用右美沙芬糖浆,每次2.5-5ml,每日3-4次。有痰咳嗽可使用氨溴索口服液,每次2.5-5ml,每日3次。过敏性咳嗽可使用氯雷他定糖浆,每次2.5-5ml,每日1次。
5、就医检查:如果咳嗽持续超过2周,伴有发热、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检查,如血常规、胸片等,以明确病因并制定治疗方案。
日常护理中,家长应注意观察孩子的咳嗽情况,记录咳嗽的频率、时间和特点。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孩子接触过敏原。适当增加户外活动,增强体质。如果咳嗽伴有其他症状或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通过合理的护理和治疗,大多数小儿咳嗽可以得到有效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