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得脚气并非“正常”,却较为常见,主要原因在于青春期出汗增多、个人卫生习惯差或穿鞋透气性差等因素。脚气是由真菌感染脚部皮肤引起的,需要通过药物治疗和生活习惯的调整来改善。
1、原因分析:为什么青少年容易得脚气?
青少年正处于快速生长期,新陈代谢旺盛,汗腺和皮脂腺分泌增加,如果脚部长期处于湿热环境,真菌容易滋生,直接诱发脚气。青少年在运动后容易忽略对鞋袜的清洗或更换,使脚部长期潮湿,还可能导致真菌感染扩散。以下是具体原因:
环境因素:夏季穿透气性较差的鞋子或长时间赤脚接触公共场所如泳池、更衣室地面,易接触真菌。
卫生习惯:许多青少年随意更换袜子,长时间穿湿鞋、不晾干鞋子。
免疫能力:部分青少年因免疫力暂时降低导致皮肤屏障受损,更容易被真菌感染。
2、脚气的具体表现
脚气主要表现为皮肤起鳞屑、瘙痒、脚趾缝间软白浸渍。重症可能出现水疱或导致脚部出现破溃、疼痛,加大真菌感染范围。如果发现脚部长期干裂、瘙痒无法缓解,应及时就医,以避免进一步的健康问题。
3、怎么办?治疗和生活调整建议
治疗脚气要从药物治疗和生活习惯两个方面共同入手。
药物治疗:
1、使用外用抗真菌药物,如特比萘芬软膏或克霉唑乳膏,通常每天涂抹2次,坚持使用2-4周。
2、对于破损皮肤,可尝试含氟康唑成分的抗真菌喷雾,避免抹药刺激破溃伤口。
3、如果脚气经久不愈或反复发作,需口服抗真菌药物如伊曲康唑,需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日常生活调整:
1、每天更换清洁袜子,选择纯棉材质透气袜,并远离密闭不透气的运动鞋。
2、保持脚部干燥,运动后用温水彻底清洗并擦干脚缝,避免脚部环境湿热。
3、定期对鞋子进行杀菌消毒,可以用紫外线鞋柜消毒或用漂白粉溶液浸泡杀菌。
青少年脚气并不“正常”,一旦出现脚气症状,需及时清洗、干燥脚部,涂抹抗真菌药膏并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如果脚气反复难以根治,应及时就医以避免加重感染。从日常护理入手,注意脚部卫生和健康,是防治脚气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