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踝水肿可以通过按摩昆仑穴、太溪穴、涌泉穴、照海穴、三阴交穴等穴位消肿,但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1、昆仑穴昆仑穴位于外踝和跟腱之间的凹陷处,在此处进行按摩可以起到舒筋通络、活血化瘀的作用,对于脚踝水肿的患者可以起到缓解作用。2、太溪穴太溪穴位于内踝和跟腱之间的凹陷处,在此处进行按摩可以起到回阳益肾、调理气血的作用,对于肾阴虚引起的脚踝水肿可以起到缓解作用。3、涌泉穴涌泉穴位于足底部,在足底前部凹陷处,在此处进行按摩可以起到开窍苏厥、滋肾清热的作用,对于脚踝水肿的患者可以起到缓解作用。4、照海穴照海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尖下方凹陷处,在此处进行按摩可以起到滋养肝肾、调理气血的作用,对于肝肾阴虚引起的脚踝水肿可以起到缓解作用。5、三阴交穴三阴交穴位于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际,在此处进行按摩可以起到健脾理血、调补肝肾的作用,对于脾虚湿盛引起的脚踝水肿可以起到缓解作用。在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以免加重病情。如果出现不适症状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