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心室间隔缺损是由于孕妇本人在胎儿时期心脏发育不良所致,任何影响这一过程的因素,均可导致该疾病,且可能为多因素协同作用。1、遗传因素:有先天性心室间隔缺损家族遗传史,兄弟姐妹、父母与子女可能同时患病,而且其疾病性质甚为近似。若母亲所生的第一胎患病,第二胎患病的可能性为2%左右;若连续两胎皆为心室间隔缺损病者,再生的患儿可能增至10%。若母亲患有该病,第二代患病的危险性为10%。2、环境因素:心脏发育是在孕期的第2~8周,如果心脏大血管形成的时候接触到了一些致畸的药物,如锂、苯妥英钠或类固醇等,或大剂量X射线等也可能造成心室间隔缺损。3、患者母亲孕期宫内感染:怀孕期间病毒感染,特别是患风疹、腮腺炎、流行性感冒及柯萨奇病毒感染后。4、患者母亲妊娠期患有疾病:孕妇患有糖尿病而未经治疗和控制病情者,可致胎儿先天性心室间隔缺损的危险性大幅增高,如果妊娠早期病情控制稳定,则危险性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