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预防口疮复发 自我疗法

发布于 2011-08-05 13:43

  起过口疮的人,如果连着几天熬夜休息不好,遇到着急上火的事情,胃痛、腹泻等,都会把口疮又“引来”。虽不是大病,却难免让人心烦、疼痛、难以进食、甚至说话都不利索。下面就让我们的专家为您简单介绍一下预防口疮复发怎么做吧,希望能给您带来帮助!

  预防口疮复发怎么做?专家介绍:

  人们常说的口疮,医学上称为复发性口腔黏膜溃疡,起口疮时,其边缘常有一圈充血红晕,这是一种炎症反应,灼痛感主要来源于此。实际上,口疮发作时,炎症反应表明机体免疫系统没有衰弱,正在“对抗病邪”。而那些患有癌症等全身消耗性疾病,或艾滋病等免疫功能缺陷的人出现口疮时,充血红晕和疼痛往往不明显。从这个角度上讲,发口疮时觉得疼痛确实是件“好事”。

  据临床观察,复发性口疮的发作和精神压力、胃肠功能紊乱、偏食、性激素水平变化及贫血等有关。慢性胃炎、胃溃疡、便秘、痔疮等胃肠道疾病患者复发性口疮的发病率明显增高。这些情况都会引起体内虚火上炎,从而导致一系列“上火”症状的出现。

  一般口疮用西瓜霜

  轻型口疮一般采用局部治疗,促进创面愈合,缓解疼痛。用于口腔的清热解毒类中药,莫过于西瓜霜。

  将粉末喷、吹或敷于患处,一日数次,可促进口腔黏膜溃疡快速愈合,而且在止痛方面有特效。特别提醒一下,因为是粉剂,所以向口腔内喷或敷药时要憋气,以防药粉突然进入呼吸道而引起呛咳。用药后半小时内不得进食、饮水,以利于充分发挥药效。

  复发性口疮重在预防

  口腔黏膜溃疡虽然治法很多,但基本上都属于对症治疗,大多数口腔黏膜溃疡的发生与个人体质有关,虽然很难完全避免,但如果尽量远离诱发因素,仍可降低其发生几率。在生活中的预防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注意口腔卫生,避免损伤口腔黏膜。很多人因为疼痛不敢刷牙,这样是不对的。要坚持早晚刷牙、饭后漱口,保持口腔卫生。

  2.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过度疲劳。长期睡眠不足、劳累过度是口疮反复发作的常见诱因,这些不当行为会耗伤人体阴血,阴虚则火旺,常会从口腔黏膜上“出火”引起口疮。

  3.保持心情舒畅、乐观开朗,避免因烦躁而上火。情绪不好的人应善于自解烦恼,宽容待人,与人和睦共处,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

  4.起居规律,营养均衡,戒除烟酒,坚持体育锻炼。首先,要避免食用辣椒等辛辣食物。其次,有效治疗胃肠道疾病常是解决复发性口疮的“根本途径”。胃肠道疾病患者易发口疮的另一重要原因是,它影响人体对维生素的吸收。所以,对因不爱吃蔬菜水果而常起口疮的偏食者而言,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非常重要。

  在上面专家为您简单介绍的预防口疮复发要怎么做之后,您还有什么疑问吗?欢迎咨询我们的在线专家,相信我们的专家一定会给您满意的答案!

相关推荐

健康早知道 更多

Q
自闭症孩子平衡能力差吗

回答:自闭症孩子的平衡能力可能受到影响。自闭症是一种神经发展障碍,通常表现为社交困难、语言发展滞后、兴趣局限和行为刻板等症状。由于大脑的功能受损,尤其是在感官处理、运动协调和认知功能方面...

Q
补牙补完牙龈疼怎么办

回答:补牙后牙龈疼痛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情况,可能是正常的应激反应,也可能是充填材料不合适或龋坏过深等问题导致。如果牙龈疼痛持续时间较长或逐渐加重,建议及时到医院口腔科进行检查,找到原因后针...

Q
阴囊长瘊子需要治疗吗

回答:阴囊上长瘊子是否需要治疗,主要取决于其症状和数量。如果这些瘊子没有明显的不适感,数量也不多,可以选择暂时观察。然而,如果出现瘙痒、疼痛或瘊子数量增加的情况,就需要及时处理。 1、无...

Q
打疫苗出血热前能喝酒吗

回答:打流行性出血热疫苗前后,最好避免饮酒。流行性出血热疫苗是预防这种疾病的重要手段,通过接种疫苗可以有效降低发病率和病死率。然而,饮酒可能会影响人体的免疫功能,从而降低疫苗的免疫效果。...

Q
9岁佝偻病怎么治疗

回答:针对9岁患佝偻病的儿童,治疗重点在于补充维生素D、钙剂,必要时采取骨骼矫正和运动疗法等综合措施,帮助患儿恢复正常骨骼发育。家长还需关注日常饮食和日照,配合医生进行科学干预。 1. ...

Q
衣原体阴性有梅毒吗

回答:衣原体阴性一般与梅毒无关,因为它们由不同的病原体引起,属于两种独立的疾病。 如果担心自己可能感染了梅毒,最重要的是及时进行相关检查,避免病情进一步发展。 衣原体与梅毒的区别 1、病...

Q
2型糖尿病能吃火锅么

回答:2型糖尿病患者是可以吃火锅的,但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食材和控制食用量。火锅的魅力在于其丰富的食材和多样的口味,但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合理的选择和控制是关键。控制饮食、适当运动,以及遵...

Q
补牙材料靠着牙龈

回答:补牙材料靠着牙龈可能让人感到不适,这通常是因为牙洞较大、充填材料溢出或填充物脱落等原因。如果你发现自己有这样的情况,最好尽快去看牙医进行检查和处理,以免问题加重。 1、牙洞较大: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