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栓塞治疗后存在复发可能,复发概率与抗凝治疗规范性、基础疾病控制情况、血栓形成倾向等因素相关。肺栓塞复发风险主要受抗凝疗程不足、活动性肿瘤、遗传性易栓症、静脉功能不全、长期制动等因素影响。
肺栓塞复发与抗凝治疗依从性密切相关。规范抗凝治疗可显著降低复发风险,但部分患者因出血风险或药物不良反应自行停药,导致血栓再形成。抗凝药物选择需根据患者个体情况调整,常用药物包括华法林、利伐沙班、达比加群酯等,需定期监测凝血功能。肿瘤患者因高凝状态需延长抗凝时间,甚至需终身抗凝。下肢深静脉血栓残留会增加肺动脉再栓塞风险,必要时需放置下腔静脉滤器。
遗传性易栓症患者存在凝血因子异常,即使完成标准抗凝疗程仍可能复发,需评估终身抗凝必要性。长期卧床、肥胖、慢性心肺疾病等患者静脉血流淤滞,易形成新血栓。乘坐长途交通工具时未充分活动可能诱发血栓。妊娠期及产后女性激素变化会增加血液高凝状态。部分患者存在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等自身免疫性疾病,需联合免疫抑制治疗。
肺栓塞患者治疗后需严格遵医嘱用药,避免擅自调整剂量或停药。定期复查凝血功能及下肢静脉超声,评估血栓溶解情况。长途旅行时穿戴弹力袜并定时活动下肢。控制体重、戒烟限酒,减少心血管危险因素。出现呼吸困难、胸痛、咯血等症状需立即就医。均衡饮食可适量增加深海鱼类、坚果等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食物,减少高脂高盐饮食。根据体能状况选择步行、游泳等有氧运动,促进血液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