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糖尿病并发症需每年定期进行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眼底检查及下肢血管超声等五项核心检查。
一、空腹血糖空腹血糖检测能反映基础胰岛素分泌功能,建议晨起空腹8小时后采血。血糖波动较大或使用胰岛素治疗者,可增加检测频次。长期空腹血糖超过7.0mmol/L可能加速血管病变,需结合餐后血糖综合评估。
二、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红蛋白反映近3个月平均血糖水平,每年至少检测2次。该指标不受短期饮食影响,数值超过6.5%提示血糖控制不佳。对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建议每3个月复查一次。
三、尿微量白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是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敏感指标,需留取晨尿或24小时尿液检测。每年筛查1次,若结果异常需3个月内复查。合并高血压患者应同时监测尿蛋白肌酐比值。
四、眼底检查通过散瞳眼底照相或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可发现早期视网膜微血管病变。1型糖尿病确诊5年后需每年检查,2型糖尿病确诊即应开始筛查。出现视物模糊等症状时需立即就诊。
五、下肢血管超声踝肱指数测定和血管超声能评估下肢动脉硬化程度,每年1次筛查可预防糖尿病足。合并吸烟、高血压等危险因素者,建议增加至每半年检查1次。发现间歇性跛行需及时干预。
除常规检查外,糖尿病患者应每日监测血压和足部皮肤状况,保持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饮食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如燕麦、糙米等。每3个月复查血脂和肝功能,严格控制体重指数在24以下。出现手脚麻木、视力骤降等异常时须立即就医,避免自行调整降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