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旋杆菌抗体测定阳性说明什么

3.01万次浏览

于淑霞 副主任医师

于淑霞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消化内科

幽门螺旋杆菌抗体测定阳性通常说明既往或当前存在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可能与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有关,建议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进一步评估。

幽门螺旋杆菌抗体阳性仅提示机体曾接触过该细菌,但不能区分是现症感染还是既往感染。抗体可能在感染清除后仍持续存在数月甚至数年。若同时存在上腹痛、腹胀、反酸等症状,或胃镜检查发现胃黏膜病变,需通过尿素呼气试验、粪便抗原检测等现症感染检测方法确认。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胃癌发生有一定关联,但并非所有感染者都会进展为胃癌。感染后是否需根除治疗,需由医生根据个体情况评估。

部分人群可能因检测方法局限性出现假阳性结果。例如近期使用过质子泵抑制剂、抗生素或铋剂可能影响抗体检测准确性。免疫功能低下者可能出现抗体滴度偏低或假阴性。儿童群体中抗体阳性率较高但临床症状较轻,需结合年龄特点判断。孕妇、哺乳期妇女等特殊人群的检测结果解读需更加谨慎。

建议幽门螺旋杆菌抗体阳性者就医完善评估,避免自行用药。日常生活中需注意分餐制、餐具消毒等预防措施,减少家庭内传播风险。根除治疗后应遵医嘱复查,确认感染是否清除。保持规律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戒烟限酒等措施有助于胃肠黏膜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