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兆如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肝胆外科
轻度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早期多无典型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乏力、右上腹隐痛、食欲减退等表现。常见症状主要包括肝区不适、消化功能紊乱、体重异常波动、肝脏轻微肿大、实验室检查异常。
约30%患者会感到右上腹闷胀或钝痛,疼痛性质为间歇性,进食油腻食物后可能加重。这与肝细胞脂肪浸润导致肝脏体积增大,牵拉肝包膜神经有关。通过肝脏超声检查可发现肝实质回声增强。建议减少酒精摄入并增加维生素B族补充。
患者常出现饭后饱胀感、恶心等消化不良症状,这与酒精抑制胆汁分泌、影响脂肪乳化有关。伴随排便习惯改变,部分患者可见脂肪泻。饮食上需控制每日脂肪摄入量在50克以下,优先选择易消化的优质蛋白如鱼肉、豆腐。
早期可能因酒精热量摄入过多导致体重增加,后期因肝功能损害可出现体重下降。体重变化超过基础体重10%时应警惕。建议通过体脂秤监测内脏脂肪等级,结合有氧运动控制体重。
医生触诊可发现肝下缘在肋缘下1-3厘米,质地偏软。超声检查显示肝缘变钝,肝静脉显示模糊。这种情况提示肝脂肪含量超过5%,需立即戒酒并随访肝功能指标。
常见γ-谷氨酰转肽酶轻度升高,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可能较正常值上限增高2倍以内。血脂检查可见甘油三酯明显增高。这类生化异常在戒酒4-6周后多可恢复正常。
轻度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应严格戒酒,每日保证摄入30克膳食纤维促进脂质代谢,推荐食用燕麦、芥蓝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定期检测肝功能、肝脏超声及肝纤维化扫描,若出现皮肤黄染或腹水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