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大为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新生儿外科
小儿哮喘的治疗以控制症状和预防复发为主,用药原则主要包括快速缓解药物、长期控制药物、个体化方案、阶梯式治疗和定期评估五大类。
支气管扩张剂是急性发作时的核心药物,短效β2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能快速解除支气管痉挛。抗胆碱能药物异丙托溴铵可作为辅助用药。严重发作时需联合吸入型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以减轻气道炎症。
吸入型糖皮质激素氟替卡松是持续性哮喘的首选基础用药。白三烯调节剂孟鲁司特适用于过敏性哮喘的长期管理。缓释茶碱类药物可用于夜间症状控制,但需监测血药浓度。
根据患儿年龄选择雾化吸入或压力定量装置,学龄前儿童建议使用储雾罐。过敏性哮喘可联用抗组胺药氯雷他定。合并鼻窦炎需同步治疗上气道病变。
参照哮喘控制水平实施升级或降级治疗,轻度间歇发作仅需按需使用短效药物。中重度持续哮喘需每日维持吸入激素,急性加重时临时增加剂量。
每日记录症状日记评估PEF变异率,每3个月复查肺功能。药物调整需结合发作频率和肺功能指标,避免过早减停控制药物导致复发。
日常需保持室内清洁减少尘螨,寒冷季节注意防寒保暖。适宜进行游泳等增强肺功能的运动,但应避免剧烈运动诱发发作。饮食上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限制可能诱发过敏的海鲜和坚果。家长需掌握急性发作的家庭处理流程,定期接受规范的用药指导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