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瑞英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内科
小儿哮喘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环境控制、免疫治疗、呼吸训练和定期随访。小儿哮喘通常由遗传因素、过敏原暴露、呼吸道感染、空气污染和情绪波动等原因引起。
药物治疗是小儿哮喘管理的基础,常用药物包括吸入性糖皮质激素、长效β2受体激动剂和白三烯调节剂。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可有效控制气道炎症,长效β2受体激动剂如沙美特罗可缓解支气管痉挛,白三烯调节剂如孟鲁司特可改善哮喘症状。药物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定期评估疗效和调整方案。
环境控制是减少哮喘发作的重要措施。避免接触过敏原如尘螨、花粉、宠物皮屑等,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使用空气净化器,定期清洁床上用品和地毯。控制室内湿度,避免霉菌滋生。减少接触烟草烟雾、空气污染物和刺激性气味,这些措施有助于降低哮喘发作频率和严重程度。
免疫治疗适用于对特定过敏原敏感的患者。通过皮下注射或舌下含服过敏原提取物,逐步提高患者对过敏原的耐受性,减少哮喘发作。免疫治疗通常需要持续3-5年,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定期评估疗效和安全性。
呼吸训练可帮助患儿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改善肺功能。常用的呼吸训练方法包括腹式呼吸、缩唇呼吸和呼吸肌训练。腹式呼吸可增加膈肌活动,改善通气效率;缩唇呼吸可延长呼气时间,减少气道塌陷;呼吸肌训练可增强呼吸肌力量,提高呼吸耐力。呼吸训练需在专业指导下进行,坚持长期练习。
定期随访是评估治疗效果和调整治疗方案的重要环节。患儿需定期到医院进行肺功能检查、哮喘控制测试和药物依从性评估。医生根据随访结果调整药物剂量和治疗方案,提供个体化的健康教育和心理支持。定期随访有助于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问题,提高哮喘控制水平。
在治疗小儿哮喘的同时,家长应注意患儿的日常护理。保证患儿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疲劳。饮食方面,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和抗氧化物质的食物,如新鲜水果和蔬菜,增强免疫力。鼓励患儿进行适度的户外活动,如散步、游泳等,提高心肺功能。保持良好的家庭氛围,减少患儿情绪波动。定期进行健康教育,提高患儿和家长的疾病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通过综合治疗和精心护理,大多数小儿哮喘患者可以得到有效控制,改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