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哮喘的治疗原则

许瑞英 主任医师

许瑞英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内科

小儿哮喘的治疗原则主要包括控制症状、减少发作频率、改善肺功能、预防急性发作和长期管理。治疗方法主要有药物治疗、环境控制、免疫治疗、呼吸训练和心理支持。

1、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小儿哮喘的核心手段,分为控制药物和缓解药物。控制药物如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等,用于长期控制炎症和预防发作。缓解药物如短效β2受体激动剂,用于急性发作时快速缓解症状。需在医生指导下规范使用,避免药物滥用或不当停药。

2、环境控制:

环境控制是减少哮喘发作的重要措施。避免接触过敏原如尘螨、花粉、宠物毛发等,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定期清洁床上用品和地毯。避免烟雾、香水等刺激性气味,减少冷空气或剧烈运动对呼吸道的刺激。

3、免疫治疗:

免疫治疗适用于过敏原明确的哮喘患儿,通过逐渐增加过敏原暴露量,提高机体对过敏原的耐受性。常用的方法有皮下免疫治疗和舌下免疫治疗,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疗程较长但效果持久。

4、呼吸训练:

呼吸训练有助于改善肺功能和呼吸肌力量,减少哮喘发作。常用的方法有腹式呼吸、缩唇呼吸和深呼吸练习。家长可帮助患儿进行规律训练,增强呼吸控制能力,缓解呼吸急促和胸闷症状。

5、心理支持:

心理支持对哮喘患儿的管理至关重要。哮喘患儿常因疾病产生焦虑、恐惧等情绪,家长应给予充分关爱和鼓励,帮助患儿树立信心。必要时可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进行心理疏导和行为干预,改善患儿的心理状态。

小儿哮喘的长期管理需要家长和患儿的共同努力。定期复诊,监测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饮食上注意营养均衡,避免过敏性食物如海鲜、坚果等。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增强体质,但避免剧烈运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作息,避免熬夜。通过综合管理,可以有效控制哮喘症状,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