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瑞英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内科
小儿哮喘的治疗方法主要有药物治疗、环境控制、呼吸训练、心理支持和定期随访。
药物治疗是小儿哮喘的主要手段,常用药物包括吸入性糖皮质激素、β2受体激动剂和白三烯调节剂。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可有效控制气道炎症,β2受体激动剂如沙美特罗可快速缓解支气管痉挛,白三烯调节剂如孟鲁司特则用于长期控制症状。药物使用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
环境控制是预防哮喘发作的重要措施。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接触过敏原如尘螨、花粉、宠物毛发等。定期清洁家居环境,使用空气净化器,减少空气中的污染物。避免儿童接触二手烟、厨房油烟等刺激性气体,营造一个洁净、舒适的生活环境。
呼吸训练有助于改善肺功能,增强呼吸肌力量。常见的训练方法包括腹式呼吸、缩唇呼吸和呼吸操。腹式呼吸通过增加膈肌活动,提高肺活量;缩唇呼吸可延长呼气时间,缓解呼吸困难;呼吸操则通过一系列动作锻炼呼吸肌,增强肺功能。训练需在专业指导下进行,避免过度劳累。
心理支持对小儿哮喘的康复至关重要。哮喘患儿常因疾病反复发作而产生焦虑、恐惧等情绪,家长应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关爱,帮助孩子建立积极的治疗态度。通过心理疏导、放松训练等方式,缓解患儿的心理压力,增强其自信心和抗病能力。
定期随访是确保治疗效果的重要环节。患儿需定期到医院进行肺功能检查、药物调整和病情评估。医生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预防急性发作。家长应记录患儿的症状变化、用药情况,及时与医生沟通,确保治疗方案的连续性和有效性。
小儿哮喘的治疗需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家长应注重日常护理,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饮食上应避免刺激性食物,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确保患儿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