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髁上骨折与肘后脱位的鉴别要点是什么

侯大为 主任医师

侯大为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新生儿外科

肱骨髁上骨折与肘后脱位可通过疼痛位置、关节畸形特征、活动受限程度、影像学表现及并发症风险进行鉴别。前者多表现为肘关节上方压痛伴骨擦感,后者以肘后突畸形及弹性固定为典型特征。

1、疼痛位置:肱骨髁上骨折压痛集中于肱骨远端髁上区域,肘后脱位疼痛主要位于肘关节后方。骨折患者被动活动时可诱发骨擦音,脱位者因关节囊撕裂疼痛更剧烈且伴关节空虚感。X线检查骨折可见髁上骨皮质中断,脱位显示尺桡骨与肱骨远端对位异常。

2、关节畸形:骨折常见肘关节肿胀伴局部皮下瘀斑,肘后三角关系基本保留;脱位表现为明显肘后突畸形,尺骨鹰嘴异常后突,肘后三角完全破坏。儿童患者需注意骨折可能合并部分脱位,需通过CT三维重建明确诊断。

3、活动受限:骨折患者尚存部分屈伸活动度,旋转功能相对保留;脱位关节呈弹性固定于半屈曲位,任何方向活动均受限。神经损伤在骨折中更易出现桡神经损伤,脱位则常见尺神经麻痹症状。

4、影像学鉴别:X线侧位片骨折可见骨折线及骨片移位,正位片显示肱骨远端形态改变;脱位正侧位均可见关节面完全分离,可能伴发冠状突骨折。MRI可鉴别韧带损伤程度,骨折多伴周围软组织水肿,脱位常见关节囊广泛撕裂。

5、并发症差异:骨折易发生Volkmann缺血挛缩,需监测前臂张力;脱位常导致关节不稳定,复位后需评估侧副韧带完整性。老年患者骨折后易发生异位骨化,青少年脱位复发率较高。

日常护理需保持患肢高于心脏水平,急性期每2小时冰敷15分钟。康复期进行腕关节主动屈伸及手指抓握训练,逐步增加肘关节被动活动范围。饮食补充蛋白质与维生素D促进骨愈合,避免吸烟及酒精摄入影响血液循环。运动康复建议采用悬吊摆动训练改善关节活动度,6周后开始抗阻力训练恢复肌力。若出现持续麻木或皮肤苍白需立即就医排除血管神经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