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冬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内科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可通过手法复位石膏固定、经皮克氏针固定、切开复位内固定、康复训练、疼痛管理等方式治疗。该损伤通常由跌倒时手臂伸直撑地、运动撞击、高处坠落、骨质疏松、病理性骨折等原因引起。
适用于无明显移位或轻度移位的骨折。通过牵引屈肘手法使骨折端对合,采用长臂石膏固定4-6周。复位后需X线确认对位情况,定期复查观察愈合进度。该方式创伤小但存在复位丢失风险,需密切随访。
针对不稳定型骨折采用C型臂透视下经皮穿针。常用2-3根克氏针交叉固定,术后仍需石膏保护3-4周。该方法微创且固定可靠,但存在针道感染、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可能,需严格无菌操作。
适用于严重粉碎性骨折或合并血管神经损伤者。采用肘后侧入路直视下复位,选择弹性髓内钉或钢板螺钉固定。手术可精确恢复关节面平整度,但可能遗留关节僵硬,需早期功能锻炼。
拆除固定后循序渐进开展关节活动度训练,初期以被动屈伸为主,逐步过渡到抗阻练习。配合超声波、电刺激等物理治疗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康复周期约2-3个月,需避免暴力牵拉。
急性期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栓剂等药物缓解疼痛。慢性期疼痛可尝试局部热敷或经皮电刺激。疼痛管理与功能恢复密切相关,需根据儿童疼痛量表评估调整方案。
治疗期间需保证钙质和维生素D摄入,推荐每日饮用300ml牛奶并适当晒太阳。拆除固定后初期避免跑跳等剧烈运动,可进行游泳等低冲击活动。定期复查X线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发现肘内翻等畸形需及时干预。护理时注意观察手指血运及感觉变化,石膏固定期间保持皮肤清洁干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