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中玉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妇科
多囊卵巢综合征多毛主要分布在面部、胸部、腹部、背部和四肢等部位,与雄激素水平升高有关。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常见上唇、下巴、鬓角等部位出现细密毛发,类似男性胡须分布。这与卵巢分泌过多睾酮有关,可能伴随痤疮和油脂分泌旺盛。日常可通过激光脱毛或电解脱毛改善,药物选择包括螺内酯、炔雌醇环丙孕酮等。
乳晕周围或胸骨区域出现黑色粗硬毛发是典型表现,毛发密度与雄激素受体敏感性相关。该症状常与月经紊乱并存,临床需检测血清游离睾酮水平。治疗需联合口服避孕药调节激素,同时可局部使用依氟鸟氨酸乳膏抑制毛发生长。
脐周至耻骨联合区域出现中线毛发,呈菱形分布称为男性型毛发。这种模式提示胰岛素抵抗可能,约60%患者伴随黑棘皮症。改善胰岛素敏感性的二甲双胍可辅助治疗,配合蜡脱或脉冲光脱毛效果更佳。
肩胛区或腰骶部毛发增粗变黑属于重度多毛表现,反映长期高雄激素状态。此类患者需排除肾上腺皮质增生,超声检查卵巢体积常超过10ml。除抗雄激素治疗外,可尝试强脉冲光或半导体激光等医美手段。
前臂和小腿毛发异常增多但质地较细,区别于遗传性多毛症的粗硬毛发。这种现象与5α-还原酶活性增强有关,可能合并脱发或声音低沉。局部治疗可选择外用螺内酯溶液,严重者需进行卵巢打孔术降低雄激素。
建议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保持低升糖指数饮食,减少精制碳水化合物摄入,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或游泳。定期监测激素水平和卵巢形态,当毛发突然增多或出现男性化特征时需及时就医。体重控制对改善多毛症状具有显著效果,BMI每降低5%可使游离睾酮下降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