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中玉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妇科
多囊卵巢综合征可通过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治疗、促排卵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通常由遗传因素、胰岛素抵抗、激素分泌异常、肥胖、心理压力等原因引起。
生活方式干预是基础治疗手段,肥胖患者需通过低升糖指数饮食和规律运动减轻体重。建议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饮食可选择燕麦、藜麦等优质碳水,配合三文鱼、坚果等抗炎食物。
短效避孕药如炔雌醇环丙孕酮可调节月经周期,改善高雄激素症状。胰岛素增敏剂二甲双胍适用于胰岛素抵抗患者。螺内酯可用于改善多毛症状。药物治疗需持续3-6个月观察疗效。
有生育需求者可采用氯米芬或来曲唑促排卵,配合超声监测卵泡发育。促性腺激素适用于氯米芬抵抗患者。多胎妊娠和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是常见并发症,需在生殖中心严密监护下进行。
腹腔镜下卵巢打孔术可降低雄激素水平,术后半年内自然排卵率可达70%。卵巢楔形切除因易导致卵巢早衰已较少使用。手术治疗后需配合内分泌调理维持疗效。
长期随访需监测血糖、血脂,预防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伴有黑棘皮症患者需加强皮肤护理。抑郁焦虑发生率较高,必要时应进行心理健康评估。
需建立终身管理理念,青春期患者着重建立规律月经周期,育龄期重点解决生育问题,围绝经期需防范代谢并发症。保持BMI<24kg/m²可使50%患者恢复自发排卵,配合补充肌醇、维生素D等营养素可改善卵母细胞质量。每3-6个月复查性激素和超声,生育后仍需持续关注代谢指标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