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哪个指标看肺炎

王超 主任医师

王超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感染内科

血常规中与肺炎相关的指标主要包括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及淋巴细胞计数。

1、白细胞计数:

细菌性肺炎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常升高,可达10-20×10⁹/L,中性粒细胞比例超过80%。病毒性肺炎白细胞计数通常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比例可能增高。白细胞计数异常需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2、中性粒细胞比例:

中性粒细胞是细菌感染的主要应答细胞,细菌性肺炎时中性粒细胞比例常显著增高,伴核左移现象。但重症病毒感染或免疫抑制患者可能出现中性粒细胞减少,需警惕混合感染可能。

3、C反应蛋白:

CRP是急性时相反应蛋白,细菌性肺炎发病6-8小时后即可升高,24-48小时达峰值。数值超过50mg/L提示细菌感染可能性大,而病毒性肺炎CRP升高幅度较小,一般不超过20mg/L。

4、降钙素原:

PCT在细菌感染2-3小时后开始升高,12-24小时达到高峰,对鉴别细菌性与病毒性肺炎有较高特异性。PCT>0.5ng/ml提示细菌感染可能,>2ng/ml强烈提示严重细菌感染或脓毒症。

5、淋巴细胞计数:

病毒性肺炎常见淋巴细胞比例增高,某些特殊病原体如支原体肺炎也可出现淋巴细胞反应。免疫缺陷患者淋巴细胞绝对值降低时,需警惕机会性感染风险。

肺炎诊断需结合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和微生物学证据综合判断。日常应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高危人群可接种肺炎球菌疫苗和流感疫苗。出现持续发热、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时,建议及时就医完善血常规、胸部CT等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