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超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感染内科
宝宝吐沫沫可能与生理性溢奶、胃食管反流、呼吸道感染、过敏反应、肺炎等因素有关,需结合伴随症状判断。
新生儿贲门括约肌发育不完善,喂奶后可能出现少量吐沫状奶液。表现为无咳嗽、无发热,吐沫量少且无异味。建议喂奶后竖抱拍嗝20分钟,避免过度喂养,采用少量多次的喂养方式。
胃酸刺激导致唾液分泌增多,吐沫常带有酸味。可能伴随吐奶、拒食、弓背等表现。可通过抬高床头30度、喂奶后保持直立位缓解,严重时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铝碳酸镁等胃黏膜保护剂。
鼻咽部分泌物增多导致吐泡泡,多伴随鼻塞、喷嚏等感冒症状。病毒感染常见,需保持室内湿度50%-60%,用生理盐水滴鼻清洁鼻腔。若出现呼吸频率>40次/分钟应及时就医。
牛奶蛋白过敏可能引起口腔分泌物增多,吐沫中可见奶瓣或黏液。常伴有湿疹、腹泻等表现。母乳喂养母亲需忌口奶制品,配方奶喂养可更换为深度水解奶粉。
肺炎患儿吐沫呈黏稠泡沫状,可能带有黄绿色。通常伴随发热、呼吸急促>60次/分钟、三凹征等表现,听诊可闻及湿啰音。需及时进行胸片检查,常见病原体为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链球菌。
观察宝宝吐沫性状需结合整体状态,肺炎相关吐沫往往伴随明显呼吸道症状。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母乳喂养增强免疫力,6月龄以下婴儿出现吐沫伴发热应立即就诊。日常可进行背部叩击促进排痰,避免使用镇咳药物。出现口周发绀、嗜睡等危重表现时需急诊处理,肺炎治疗需根据病原体选择阿奇霉素、头孢呋辛等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