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兴胜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胃癌伴其他器官转移可通过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姑息性手术、支持治疗等方式治疗。胃癌转移通常由肿瘤细胞侵袭淋巴系统、血行播散、种植转移、基因突变、免疫逃逸等原因引起。
化疗是胃癌转移的主要治疗手段,常用药物包括奥沙利铂、卡培他滨、替吉奥等。这些药物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发挥作用,可联合使用以提高疗效。化疗方案需根据患者体能状态和转移部位个体化制定,常见不良反应包括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等。
针对HER2阳性患者可使用曲妥珠单抗联合化疗。抗血管生成药物如雷莫芦单抗可用于二线治疗。靶向治疗需通过基因检测筛选合适患者,治疗期间需监测心脏功能、血压等指标,可能出现蛋白尿、高血压等不良反应。
PD-1抑制剂如纳武利尤单抗、帕博利珠单抗适用于MSI-H/dMMR或PD-L1高表达患者。免疫治疗通过激活T细胞杀伤肿瘤细胞,需注意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如肺炎、结肠炎、内分泌腺功能异常等,严重者需使用糖皮质激素处理。
对于梗阻、出血或穿孔等并发症可考虑姑息性胃切除术或胃肠吻合术。转移灶局部治疗包括肝转移灶射频消融、骨转移灶放疗等。手术决策需综合评估患者一般状况、转移灶负荷及预期生存期。
包括营养支持、止痛治疗、心理疏导等。营养干预可采用肠内或肠外营养支持,止痛遵循WHO三阶梯原则。同时需处理贫血、低蛋白血症等并发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胃癌伴转移患者需制定个体化综合治疗方案,建议多学科团队讨论决策。日常护理强调少食多餐、选择易消化高蛋白食物如鱼肉、蛋羹等,适当进行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定期监测血常规、肝肾功能及肿瘤标志物,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心理支持对改善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可寻求专业心理咨询或加入病友互助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