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克强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泌尿外科
尿等待通常需要检查泌尿系统相关项目,主要有尿常规、泌尿系统超声、尿流动力学检查、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测、膀胱镜检查等。尿等待可能与前列腺增生、尿道狭窄、神经源性膀胱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尿常规是基础检查项目,通过分析尿液中的红细胞、白细胞、蛋白质等指标,可初步判断是否存在泌尿系统感染或炎症。尿路感染、膀胱炎等疾病可能导致排尿功能障碍,表现为尿等待。若检查发现异常,需结合其他检查进一步明确病因。
泌尿系统超声可观察前列腺大小、膀胱残余尿量及肾脏形态。前列腺增生患者常有前列腺体积增大,压迫尿道导致排尿困难;膀胱残余尿量增多提示排尿功能受损。该检查无创、便捷,能有效评估泌尿系统结构异常。
尿流动力学检查通过测定尿流率、膀胱压力等参数,客观评估排尿功能。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因神经调节异常可出现尿流缓慢、排尿中断;尿道狭窄者尿流率曲线呈现特征性改变。该检查对功能性排尿障碍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测主要用于筛查前列腺疾病。中老年男性出现尿等待时,需排除前列腺癌可能。PSA水平升高可能提示前列腺炎症、增生或恶性肿瘤,需结合直肠指诊和影像学检查综合判断。
膀胱镜检查可直接观察尿道和膀胱内部情况,适用于疑似尿道狭窄、膀胱结石或肿瘤的患者。检查可发现尿道黏膜病变、膀胱颈梗阻等器质性病变,同时可进行组织活检。该检查属于有创操作,通常在非侵入性检查无法明确诊断时采用。
出现尿等待症状时,建议避免憋尿、减少辛辣刺激饮食,适当增加水分摄入。中老年男性需定期进行前列腺检查,糖尿病患者应注意控制血糖以防神经损伤。若症状持续或伴随血尿、发热等情况,应立即就医。日常可尝试盆底肌训练改善排尿功能,但需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