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让狂躁症儿童安静下来

杨乐金 副主任医师

杨乐金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心理科

狂躁症儿童可通过心理干预、环境调整、药物治疗、行为训练、家庭支持等方式缓解躁动症状。狂躁症可能与遗传因素、脑功能异常、心理刺激、家庭环境、神经递质失衡等原因有关。

1、心理干预

专业心理治疗能帮助儿童识别情绪触发点,认知行为疗法通过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导儿童建立情绪调节策略。游戏治疗利用沙盘等工具让儿童在安全环境中释放压力,治疗师会采用正向强化技术逐步减少攻击行为。家长需配合记录儿童情绪变化规律,为后续干预提供依据。

2、环境调整

减少声光刺激的安静环境有助于降低儿童警觉水平,将房间布置为柔和的蓝色调能产生镇静效果。建立规律作息时间表,固定就餐和睡眠时间可增强安全感。避免含咖啡因食物,室内可放置重量毯或减压玩具供儿童情绪爆发时使用。

3、药物治疗

在医生指导下可能使用丙戊酸钠缓释片等心境稳定剂调节神经递质,阿立哌唑口崩片可改善易激惹症状。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肝功能和血药浓度,苯海索片适用于伴随抽动的患儿。所有药物均须严格遵医嘱调整剂量,不可自行增减。

4、行为训练

通过感觉统合训练改善前庭觉失调,游泳等规律运动能消耗过剩精力。采用代币制建立行为奖励机制,当儿童完成安静任务时给予积分兑换奖励。呼吸训练教会儿童腹式呼吸法,情绪量表帮助其量化表达内心状态。

5、家庭支持

家长需接受疾病知识培训,避免以暴制暴的管教方式。建立统一的行为规范,所有家庭成员对待儿童态度需保持一致。定期开展亲子艺术疗愈活动,父母情绪稳定是儿童最好的镇静剂。必要时寻求社区心理援助资源支持。

日常护理中应注意保持饮食清淡,增加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三文鱼等食物。保证充足睡眠,睡前可进行温水泡脚等放松仪式。避免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定期进行户外自然接触。建立情绪日记记录发作诱因,及时与医生沟通症状变化。家长需学习非暴力沟通技巧,用拥抱等肢体接触传递安全感,必要时配置防自伤护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