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家泉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眼科
经常玩手机导致视力下降可通过调整用眼习惯、补充护眼营养、眼部放松训练、使用人工泪液、佩戴防蓝光眼镜等方式改善。视力下降可能与长时间近距离用眼、环境光线不足、眨眼频率降低、眼表干燥、蓝光刺激等因素有关。
每持续用眼30-40分钟应休息5-10分钟,保持眼睛与手机屏幕距离40厘米以上。避免在黑暗环境中使用手机,屏幕亮度需与环境光线协调。持续近距离用眼会导致睫状肌痉挛,可能引发假性近视,建议将手机字体调大并减少动态视频观看。
日常可适量增加深色蔬菜、深海鱼类、蛋黄等富含叶黄素、维生素A、DHA的食物摄入。叶黄素可过滤蓝光保护视网膜,维生素A缺乏可能导致夜盲症,建议每周食用2-3次三文鱼或每天1个鸡蛋。蓝莓、胡萝卜等食物中的花青素和β-胡萝卜素也有助于维持视紫红质合成。
每日进行3-4次眼保健操,重点按摩睛明穴、四白穴等穴位。可采用20-20-20法则:每20分钟远眺20英尺外物体20秒。热敷能促进睑板腺油脂分泌,用40℃左右热毛巾敷眼5分钟可缓解视疲劳,冷敷则适合眼睑浮肿时使用。
聚乙二醇滴眼液、玻璃酸钠滴眼液、羧甲基纤维素钠滴眼液等可改善眼表干燥。长时间注视屏幕会使眨眼次数从每分钟15次降至5次,导致泪液蒸发过快。选择不含防腐剂的人工泪液,每日使用不超过4次,出现灼烧感应停用。
蓝光波长415-455纳米可能损伤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配戴能过滤30%-40%蓝光的眼镜可减轻数码视疲劳。选择有质检报告的平光镜片即可,镜片泛黄程度与过滤效果成正比,但过度滤光可能影响色觉辨识。
建议定期进行视力检查,青少年每3-6个月检测一次眼轴长度。保持每天2小时以上户外活动,自然光照射可刺激多巴胺分泌延缓近视发展。若出现视物变形、视野缺损等症状需及时就诊,排除青光眼、黄斑病变等器质性疾病。夜间使用手机建议开启护眼模式,将屏幕色温调至暖色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