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踝容易扭伤是什么原因

6.03万次浏览

申剑 主任医师

申剑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骨科

脚踝容易扭伤可能与韧带松弛、肌肉力量不足、足部结构异常、运动方式不当、既往损伤未完全恢复等因素有关。脚踝扭伤通常表现为局部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严重时可伴随韧带撕裂或骨折。

1、韧带松弛

先天性韧带松弛或关节囊松弛会导致踝关节稳定性下降,轻微外力即可引发扭伤。这类人群可能伴随全身多关节活动度异常,日常行走或运动时需佩戴护踝等支具增强稳定性。康复训练应重点加强踝周肌肉力量,如提踵训练、平衡垫练习等。

2、肌肉力量不足

腓骨长短肌、胫骨前肌等踝周肌群力量薄弱时,无法有效维持关节动态稳定。常见于长期缺乏锻炼者或伤后制动导致肌肉萎缩。可通过弹力带抗阻训练、单腿站立等逐步增强肌力,运动前充分热身激活肌肉。

3、足部结构异常

扁平足、高弓足等足弓形态异常会改变踝关节受力分布,增加外侧韧带负荷。此类患者行走时易出现过度内翻或外翻,建议使用定制矫形鞋垫矫正生物力学异常,必要时需进行足踝生物力学评估。

4、运动方式不当

运动时穿着不合脚鞋具、场地不平整或技术动作错误如篮球起跳落地时足内翻均易诱发扭伤。高风险运动应选择高帮运动鞋,加强落地缓冲技术训练,运动后及时进行冰敷等防护措施。

5、既往损伤未恢复

陈旧性踝关节扭伤若未规范治疗,可能导致韧带瘢痕愈合、本体感觉减退等后遗症。反复扭伤者需排查是否合并距腓前韧带损伤,可通过MRI明确损伤程度。慢性不稳患者可能需要韧带重建手术。

日常应注意选择鞋底防滑、足弓支撑良好的鞋具,避免在湿滑或不平整路面奔跑。运动前后进行踝关节环绕、提踵等热身放松动作,伤后急性期遵循RICE原则休息、冰敷、加压包扎、抬高患肢。若半年内发生三次以上扭伤,建议尽早就医评估韧带稳定性,必要时进行康复治疗或手术干预。长期踝关节不稳可能加速软骨磨损,增加创伤性关节炎风险。